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宿景祥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榮休研究員

新冠疫情衝擊中美貿易協議

2020-03-12

中美兩國1月15日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根據雙方約定,協議已於2月14日起正式生效。

對於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達成,國際經濟學界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它體現出雙方貿易團隊高超的談判技巧,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達成了微妙的平衡,從而暫時避免了中美貿易戰的進一步升級。

從中美兩國正式公布的協議文本看,該協議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涵蓋技術轉讓、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等所謂的一些結構性問題,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有關中國採購的條款,即中國承諾根據市場需求購買一定數額的美國商品和服務,美國則停止進一步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但美國對中國商品已經施加的大部分關稅並不撤除,將留待第二階段談判解決。至於第二階段談判何時啟動,並無具體計劃。特朗普總統的建議是等到11月美國大選結束後再重啟,這就意味着中美貿易關係的前景很不確定。

根據美國方面的報道,有關中國增購美國商品和服務的內容,協議中並沒有列出細目,而只是一個大致的框架:在2017年從美國進口的基礎上,中國在今後兩年時間裡增加購買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和服務(第一年為767億美元,第二年為1233億美元)。這2000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分為製成品、農產品、能源和服務共四大項:

其中製成品為777億美元(第一年329億美元,第二年448億美元);

農產品320億美元(第一年125億美元,第二年195億美元);

能源產品524億美元(第一年185億美元,第二年339億美元);

服務379億美元(第一年128億美元,第二年251億美元)。

從總體規模上看,與2017年相比,2020年中國從美國進口需要增加50%,2021年則要增加80%。

由於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中國自美國進口大受影響,從2017年的1539億美元下降到2019年的1227億美元,減少了312億美元。中國要實現比2017年增加2000億美元的進口目標,意味着要比2019年增加2312億美元進口,增長幅度第一年為62%,第二年為100%。國際經濟界普遍認為,對於中國而言,執行這項協議所面臨的挑戰是不言而喻的。也有經濟專家指出,從長遠看,這項協議對美國而言同樣蘊含著很高的風險。由於這種大幅增加的進口是人為造成的,即便中國在今後兩年內執行了協議,但隨後可以自行終止從美國的採購,屆時,將對一些經濟部門構成毀滅性打擊。

中美兩國貿易協議的各項內容安排,是在去年年底以前制定的,固然沒有預見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這場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社會經濟活動幾乎停滯,國際航班停飛,無數工廠停工,學校停課,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禁止中國公民入境,這些為中美貿易協議的執行帶來了巨大的困難。任何一項協議都包含“不可抗力”條款,允許一方在出現“自然災害或其他無法預見的事件”時,要求免除履行協議的義務。從各方面條件看,新冠肺炎疫情顯然已經構成了“無法預見的事件”,如果中國方面認為無法履行協議,可以據此提出免除該項義務。但至少從目前情況看,中國方面似乎並無此意,且已連續降低美國商品關稅,為增加從美國的商品和服務採購做鋪墊。

美國一些政治家把這場疫情視為從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等多個層面削弱中國的良機。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等高層人士反覆強調中國為“頭號敵人”,要求各西方盟國聯合行動,全面加強對中國的經濟和技術限制。美國商務部等政府部門,則在研擬新的方案,計劃在未來幾個月里對中國商品、技術和投資採取逐步升級的、更加嚴厲的限制措施。

疫情的爆發給本就充滿不確定性的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增加了新的未知因素。這場疫情已經蔓延到韓國、日本、伊朗和意大利等國,大半個歐洲都感受到了緊張的氣氛。一些國際經濟機構預測,疫情如果不能儘快得到控制,甚至可能會帶來一場前所未見的世界經濟衰退,並引發全球範圍的政治動蕩,進而終結過去幾十年來的全球化進程。如果出現這種局面,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可能會變得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