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新型肺炎疫情與全球供應鏈

2020-02-25
本.jpg

集中在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讓中國連續數周佔據了全球新聞頭條。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裡,確診病例從集中在中國南部的幾十人迅速增至上萬人。世界各國正在採取預防措施並隔離感染人群。

新型冠狀病毒給全球經濟造成的諸多影響中有一點令人格外擔憂。截至目前,疫情主要集中在中國南部,而這裡可以當之無愧地稱為世界工業中心。很難誇大全球供應鏈對中國生產的各種產品的依賴程度。新型冠狀病毒蔓延的潛在危害還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但步入2020年,供應鏈的破壞很可能破壞中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增長。

為了理解疫情對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我們必須能夠評估病毒的傳播速度和嚴重程度,但有關這兩點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數據有限,專家判斷這種病毒的傳染性和死亡率千差萬別。一些死亡病例可能僅作為普通肺炎被記錄在案。可以確定的是,中國主要城市存在獨立的人傳人病毒感染,而越來越多的病例也開始出現在世界各地。

鑒於這些局限,流行病學家認為,相對於季節性流感和SARS、MERS等相似病毒,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染性。另一方面,雖然新型冠狀病毒似乎比普通流感病毒更具致死性,但還是無法與SARS或MERS的致死率相提並論。這些特性既是福音也是詛咒——雖然新型冠狀病毒不具有本世紀初病毒疫情的極高死亡率,但它似乎也不會簡單自行消亡,或被控制在中國的某個地域。繼地方當局的最初瞞報後,中國實施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隔離措施,動用了龐大的公共衛生資源,發佈了禁止旅行和公眾集會的指令,並開始推行在家辦公。這些措施以延長中國新年左右就出現的經濟放緩為代價,旨在防止病毒進一步惡化為更嚴重的流行病。

截至目前,中國當局面臨著一個進退維谷的困境:持續停工帶來的經濟陣痛是否大於病毒傳播帶來的威脅?雖然有跡象顯示,額外兩周的停產結束後,一些省份和企業正在開始謹慎復工,但其他地區或許會將復工推遲到3月1日或更晚。摩根士丹利的報告稱,即便是那些最早復工的企業也僅計劃在2月17日開始全面復工。富士康只有一個工廠得到了復工許可;主要汽車生產廠商依然處於停工狀態;美國飛往中國的航班依然停飛;很多香港公司依然在家辦公。企業的收支狀況顯示,應繼續謹慎對待病毒的未來影響,但長達數月的停工無疑將給中國經濟造成嚴重傷害。

在繼續探討具體的供應鏈問題之前,我們應當認識到,全球——甚至是中國——市場的相對平穩並不意味着新型冠狀病毒對經濟的影響會很溫和。全球各國央行,尤其是美聯儲和中國人民銀行,其大規模的寬鬆措施已經在近幾個月向全球股票市場注入數千億美元的流動性。隨着中國隔離措施升級以及市場將在新年假期後開盤,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向金融系統注入了相當於2400億美元的人民幣,以圖緩衝中國股市的暴跌。市場與其說是平穩,不如說是被打了鎮靜劑,而這與全球經濟健康的背道而馳的。

2019年,中國製造業產值佔世界製造業總產值的1/3以上。進一步細分的話,中國生產了全球電腦、電子產品和電子設備出口的近30%,全球紡織品出口的40%,全球傢具、橡膠和塑料製品出口的20%左右。一些公司已將三星、谷歌等智能手機的裝配線轉移到其他地區,但這些公司仍依賴中國生產的零部件。正如一些物流經理指出的,即使很多非中國的零部件替代生產商,也要依賴受疫情影響的中國地區生產的部件。即時物流系統的普及或許加劇停工的負面影響。例如,如果富士康工廠不能以足夠產能復工,蘋果公司或許會被迫推遲發佈新一代蘋果手機。如果停工超過幾周,主要零售商或許會在兩到三個月內面臨嚴重的補貨問題。零售商和消費者下游消費的推遲將令工廠訂單銳減,進而對零部件和基礎原材料等上游需求造成打擊。我們甚至還沒有考慮到這樣一個事實,即中國不僅是一個主要的商品生產者,它在很多消費市場也是全球增長的最大來源。

顯而易見,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持續停工將嚴重影響全球供應鏈,導致更大範圍的經濟陣痛。很難預計中國停工企業的謹慎復工是否明智,還是這樣做最終會導致疫情耗時更久、更具破壞力。在國際環境下,未能遏制病毒傳播必然導致更多針對貨物和人員的流動限制,並進一步影響全球貿易。因此,謹慎行事是有必要的,疫情造成的人員傷亡加上經濟停頓也許將延續幾個月之久。要想應對這場威脅人類生命和我們依賴的全球系統的疫情,國際合作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