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中國正在歐盟建立影響力嗎?

2019-04-29
l.jpg

自從2013年以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就在亞洲掀起波瀾,香港、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泰國都在實施“一帶一路”項目。但在歐洲的各大首都,“一帶一路”倡議及中國政府的發展戰略受到了嚴重懷疑。該戰略“以橫跨歐亞大陸的11000公里鐵路線為中心,途經中亞,將中國與歐洲連接起來”。人們的懷疑來自中國對其國有企業的大力支持、中國政府對歐洲技術的覬覦,以及中國推出的大型基建項目。和華盛頓一樣,布魯塞爾很難接受中國的大型項目,認為它們不過是北京擴大勢力範圍的把戲。加深人們這種觀念的例子,就是斯里蘭卡由於無力償還中國貸款,導致具有戰略地位的漢班托塔港被移交給中國,讓中國控制到2116年。正如拉維·普拉薩德去年所說的:“顯然,歐洲國家對中國聲稱的'一帶一路'是雙贏合作並不買賬。”

中國介入歐盟的歷史無法讓人釋懷。黑山被捲入了一個成本接近1/4全國GDP的項目,而中國對比利時、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臘港口的肆意收購,引起了鄰國的恐慌。隨着歐洲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減少,中國正在歐盟進行越來越多的購併。《外交》雜誌稱,“為保障自身政治經濟利益,歐盟不得不做出有野心的全面回應,加強歐盟與東道國的聯繫,為它們提供可靠的、可持續的互通融資備選方案”。中國對此的回應是李克強總理在2018年7月“16+1”峰會上的發言:“我們所推動的'16+1'合作是促進歐洲一體化努力的組成部分。我們歡迎一個團結繁榮的歐洲。我們歡迎一個強大的歐元。”

儘管歐盟領導人批評“一帶一路”,認為它從經濟、環境、社會和金融角度看都是不可持續的,但歐洲現在擁有一些可資參考的實例,“中歐互聯互通平台”也為探討開發可持續的、以鐵路為主的中歐走廊鋪平了道路。歐洲投資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都在致力於發展與中國的關係,歐洲投資銀行提供了逾5.6億美元,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則通過“投資、貸款和促進政策改革的'軟基礎設施'”進行金融合作。

2018年9月,歐盟通過了“連接戰略”,強調任何投資都應當“尊重勞工權利,不至引起政治或財政上的依賴,確保公平的競爭環境”。歐洲各國政府在與北京打交道時要求公開採購和透明化,這也許是對歐盟地區“一帶一路”基建項目引發財政動蕩作出的反應。仔細研究歐盟委員會的黑山經濟改革方案評估報告就會發現,歐盟有關公共採購、環境保護和援助的規則常常被視而不見。再前一年,歐盟委員會調查了中國在歐盟的“一帶一路”旗艦項目,發現計劃連接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的鐵路線在財務可行性方面,這個近30億歐元的項目在採購計劃方面,都存在着重大的缺陷。

中國對懷疑的回應是作出一系列廣泛承諾,重點是勞動權利、透明度和改善市場准入,以及鼓勵中資銀行與歐洲投資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進行合作。不過,這個愈13億人口(截至2017年)的國家似乎沒有被歐盟成員國的反對嚇住。據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稱,中國已經全面推進建立同東歐國家的政治及機構聯繫,定期舉行部長級會議,並承諾加強經濟合作。中國增加與奧地利和希臘的互動引起了更多的不安。

現在說中國的對歐政策會取得成功,也許為時尚早,而隨着北京力圖推進其“16+1”經濟計劃,它與歐盟的摩擦很可能不斷增多。由於中國不斷努力增加其對歐洲不同地區的影響力,它傳遞出來的支持歐洲凝聚力的信息將變得越來越不可信。最終,歐盟及其公民可能要付出巨大的政治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