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投資:阿里騰訊競爭的最前線

2018-06-14
a.jpg

迄今,我們習慣於認為科技公司近乎壟斷。谷歌幾乎擁有了搜索,臉書控制了社交網絡,亞馬遜牢牢掌控了網絡零售。但存在壟斷公司,也還有其他壟斷公司。要描述中國科技公司騰訊和阿里巴巴的影響力,通常有必要援引幾乎所有這些總部在美國的領先公司,來傳達這兩家公司所提供的應用和服務的廣度,以及這些服務嵌入數百萬中國人日常生活的程度。它們提供電商、通訊、支付和社交網絡平台等服務,是亞馬遜加上蘋果加上Venmo加上臉書的結合體。

美國也談論科技公司壟斷問題,但這不是大多數美國消費者所熟悉的市場壟斷。總部在美國的主要科技公司在它們各自特殊行業內享有巨大的市場權力,但是它們倘若要將影響力擴張到主要業務之外,通常困難重重。例如,谷歌進入社交平台的努力成果了了,臉書也曾試圖分走網絡搜索市場一杯羹。

騰訊和阿里是一個令人震驚並頗具警示意義的案例,即當公司成功佔領了不止一個或兩個科技產業領域,而是同時佔領了全部領域時,會發生什麼。最近《金融時報》的報道將這兩家公司的權力暴露無遺:這兩家公司要求投資銀行選邊站隊,並承諾不會為另一家提供融資。而銀行願意滿足這些要求意味着,騰訊和阿里已經完全掌控了中國科技市場,並已成功重塑了投資格局以適應它們的競爭條件。

即便在美國市場,這種排他性的融資協議也不是沒有先例的。2015年優步和Lyft就曾對投資者提出過類似要求。但是,這些協議只聚焦於科技產業的一個具體細分(叫車服務),而騰訊和阿里的競爭則對投資者產生了廣泛得多的後果,這些投資者基本覆蓋兩家公司及其擁有、投資或合夥的其他小公司所提供的全部服務。

例如,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公司螞蟻金服即將完成100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投資者不得不承諾不投資阿里競爭對手騰訊或京東所有的任何公司,如果它們已經做了類似投資也不能進一步提高其股份。這種承諾還不只是簡單承諾不投資於和螞蟻金服受歡迎的支付寶有競爭關係的其他移動和網絡支付應用,還意味着提供其他完全不同服務的公司,例如社交網絡、通訊、電商、雲計算或叫餐服務,只要它們隸屬或受控於阿里主要競爭對手,投資者就必須放棄支持。事實上,螞蟻金服的投資者還被特別要求不得為美團大眾點評(騰訊支持的提供餐飲評價、餐廳預定和電影票銷售的網絡平台)和電商拼多多提供融資,因為這兩家公司都和其他阿里服務存在競爭關係。

科技公司無所不做存在切實風險,它們有能力利用他們在某一領域的市場權力(例如移動支付)來擠出其他所有領域(從餐廳預定到電影票銷售)的競爭者。正是這種行為導致了1990年代和2000年代早期針對微軟的里程碑式的反壟斷案件,當時美國司法部開始擔心,微軟正利用其壟斷Windows操作系統的優勢來試圖控制網絡瀏覽器市場。

但是在中國,阿里和騰訊不斷升級的競爭,以及這兩家公司的反競爭策略似乎並沒有引起政府監管的關注。這可能部分是因為中國政府急切想發展國內科技領域,因此不願干預其最成功的兩家企業。監管者可能還指望兩家惡鬥的公司互相制衡。但是當兩家總部位於中國的企業合作拓展其他國家和大陸的客戶時,不能確定其他地區的監管者會如何看待這兩家公司在科技領域所佔據的極其強大的地位。從很多方面看,總部位於美國的科技公司都不太適應騰訊和阿里所進行的那種直接競爭——大多數西方主要公司都已經切分出一塊市場,在這一市場它們愜意地領先所有可能的競爭對手。但是,看過阿里和騰訊是如何在中國市場利用它們的影響力來針對對方,很難說其國際擴張對它們未來市場所在的國家來說是好事,或者結果可能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