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牛犁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

中國「十三五」發展規劃新特點

2016-03-24

“十三五”時期,是中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夢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時期。與以往五年規劃不同,“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的增速、結構、動力等將發生重大轉變,經濟由高速逐步轉向中高速增長,產業結構由中低端邁向中高端水平,增長動力由要素投入為主逐步轉向創新驅動為主。“十三五”規劃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着力推進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處於新常態。“十三五”規劃是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後編製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也就是說中國經濟發展的環境和階段出現了重大變化。如果說過去30多年是一個常態的話,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發展都將處於新常態。“十三五”規劃就是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個重要規劃。在新的規劃中,將更加強調以拉動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依靠創新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廣泛引入新產業、新業態、新組織、新市場和新模式,如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互聯網+等;更加強調用市場的方式推進一批以重大工程和社會基本公共服務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項目;在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中更加強調人口、資源、環境協調匹配的新政策,比如人口政策、資源環境使用政策、社會保障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

“十三五”規劃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收官規劃。在2020年,也就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前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第一個百年夢想。這就要求未來五年中國GDP年均增長6.5%以上,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基本同步增長。在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下,實現這樣的目標面臨著較大的壓力,需要作出艱苦的努力。但在以往的五年規劃中,最後實現的經濟增長會遠遠超出預期目標,就連面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十二五”時期,中國GDP年均增長7.8%,也明顯高出7%的預期目標。因此,“十三五”規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綱領性文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線圖。

“十三五”時期以五大發展理念引領經濟新常態。當前,中國不能變的發展目標碰上了變化了的內外部形勢。最近幾年國內外經濟運行態勢表明,中國經濟傳統的發展方式,舊常態下的發展路徑已經走不下去了,必須要在理念上進一步突破,這樣才能找到正確的發展路徑。因此,“十三五”規劃將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理念,五大理念決定了中國未來的發展路徑。五大發展新理念貫穿於整個規劃的各個領域全部過程,同時發展新理念又落實在各項重大政策舉措上。在這個前提下,結合中國經濟的實際,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貫徹落實發展新理念的主線來處理。

“十三五”規劃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科學設置發展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規劃綱要中確定了主要任務目標,包括經濟要保持中高速增長,要邁向中高端水平,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見到成效,發展協調要明顯增強,生態環境要總體改善,民眾生活要明顯提高等等。圍繞這些任務目標又確定了指標,這個指標主要是四大類: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分為四大類25項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有13項。約束性指標基本上是針對政府的,政府必須履行的職責,而預期性指標主要是針對市場化和競爭性領域的,起引導作用的。通過這些指標實現平衡、包容、可持續基礎上的兩個翻番。

“十三五”時期更加重視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未來五年,發展仍是中國的第一要務,經濟增長不僅需要穩定的增長速度並保持在合理區間,而且要進一步強調有質量、有效益、環境友好型的增長。而促進穩增長的一切規劃、政策和措施,必須針對有利於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有利於激發一切創新驅動要素的活力、有利於促進區域經濟協同協調發展與相互支撐、有利於增進全體人民福祉、實現普惠性的民生改善,由此體現小康社會的全面性。因此,“十三五”規劃促進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切實解決精準扶貧,最終惠及全體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