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人民幣、美元與「熱錢」流出

2015-12-29

在《打碎SDR》一文中,曾經就職美聯儲並給美國外交官舉辦講座的學者本傑明·J·科恩表示,IMF的決定將開創一個危險的先例。他認為,“曾經聚集顯然是精英貨幣的高貴禁地,有可能變成為了地位而進行政治爭鬥的混亂場所。”

dollar-RMB1.jpg

相反的意見是,人民幣“入籃”標誌着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自半個世紀前創立以來發生了最重要改變。在此之前,這個貨幣籃子與其說是高貴的禁地,不如說是發達經濟體貨幣的專屬俱樂部。

雖然如此,在有關SDR崩潰的說法之外,還有人民幣獲得全球性貨幣新角色的同時幣值走低的議論。就如《紐約時報》所寫,中國的人民幣在被命名為全球性貨幣之後就開始貶值了。

事實上,大約在2013到2014年間,美元相對於人民幣就已經變得堅挺,這幾乎是在人民幣“入籃”和美聯儲加息兩年之前,正如匯率圖所示(見表中紅圈)。

當然,人民幣短期和長期前景在可預見的將來或許大為不同。

美元對人民幣(2012年12月-2015年12月)
谷歌財金.jpg
資源來源:谷歌財金

 從IMF貨幣籃子到公共和私人份額

人民幣進入IMF儲備資產,是因為它已經達標。首先,這要求其經濟體是一個貿易大國。今天,中國是世界最大出口國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進口國。

另一個要求是人民幣要“自由使用”。批評人士稱,人民幣不能自由使用,因為它不是“完全可兌換”的。但IMF並沒有要求必須滿足後一個條件。例如,日元在1978年才可以自由使用,而在兩年後東京才取消了外匯管制。

批評人士說,人民幣“入籃”並不會導致人民幣儲備資產的增加。科恩預計今後幾年當中人民幣儲備資產最多達到400億美元上下,相對於10萬億美元全球儲備來說只是滄海一粟。不過這一估計認同IMF貨幣籃子重新加權後中期資金預計會流入人民幣儲備資產。

那麼,人民幣“入籃”產生的全面衝擊會是什麼呢?

首先,IMF貨幣籃子要重新加權。目前SDR價值2800億美元,佔主導地位的是美元(42%)和歐元(37%),其後是英鎊和日元。IMF新通過的規則賦予人民幣11%的權重(而不是最初預計的14%),美元原封未動(42%),相對而言歐元(31%)及其他貨幣權重下降。就算美元有巨大的即成優勢,2016到2020年間也會有大約310億美元資產轉化為人民幣儲備資產。

其次,各國央行、儲備經理人、主權財富基金等公共投資者可能會像曾經對待歐元和日元那樣跟進。如果中國現在在11.1萬億全球儲備資產中的份額是1%,而IMF的決定另外釋放了4%的話,那就意味着2016年到2020年人民幣儲備資產將達到2650億美元。

最後,私人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也許效仿央行和公共投資者的行為。如果這部分資金的佔比如一些市場觀察家所言,在今後五年內只上升到1%的話,那麼到2020年,也至少會有2000億美元資產轉化為人民幣儲備資產。

誠然,未來不可預測,也很少呈線性發展。而在市場上基於概率作出推測是明智且必要的。

何況,這些推測可能還是太過保守,因為首先中國現在在全球儲備中的份額可能高於人們的估計。其次,外匯儲備總額中還包括約5.7萬億美元的未分配儲備。第三,發達經濟體經濟停滯,使投資者難以獲得較高收益,這在發達國家越來越具有挑戰性。最後,投資者喜歡在有風險和不確定時期將投資組合多樣化,這就使人民幣資產具有了吸引力。

但如果這樣的話,那些認為人民幣(現在)走軟預示着它將(長期)貶值的批評者難道說對了嗎?也不一定。人民幣的短期和長期前景可能會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因為存在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影響。

“熱錢”流動與全球脆弱性

自2006年上一次加息後,最近美聯儲首次將利率提高了25個基點。同時,它通過發出將會“漸進”加息的信號,希望緩解市場的緊張情緒。但全球性憂慮仍導致股市下跌。從歷史上看,謹慎和擔心的理由是成立的。上世紀80年代以來,加息所帶來的美國就業減少和產出下降總是超出預期,並給全球帶來間接傷害。

上一次,也就是2004年到2007年,艾倫·格林斯潘和本·伯南克堅持貨幣從緊,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大衰退,並蔓延到了全球。幸虧中國採取刺激性擴張政策,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速才保持在了5%-7%。但隨着美聯儲採取零利率和量化寬鬆政策(QE),各國央行開始將“熱錢”(短期投資組合流動)推向高收益的新興市場,而這些市場很快就苦苦掙扎於資產泡沫、通脹和貨幣升值。

今天,美國貨幣政策的收緊將使“熱錢”加速從多個新興市場流出,這些國家也許很快又不得不對付資產縮水、通縮和貨幣貶值。

在相反的貨幣政策引導下,2013到2014年間美元相對於人民幣走強。在美聯儲收緊政策之前,中國人民銀行為加快資本項目改革,將人民幣幣值盯住了一攬子貨幣。在過去,危機的周期性使中國央行的貨幣籃子只是固定盯住美元,而在新籃子中,美元的權重(26%)低於歐元與日元權重的總和(35%)。中國央行的關注重點是名義有效匯率(NEER),同時央行暗示它並非意在讓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而是要力求資本項目的完全可兌換。

美聯儲加息後,預計未來12個月內人民幣將呈現疲態,這部分是由於中國2016年到2020年的增長目標降至6.5%,也部分是由於“一帶一路”倡議意味着中國會有更多的對外投資。今年11月,中國外匯儲備下降870億美元,雖然總額仍達3.44萬億美元。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是自然而然的,因為它已經經過數十年的高增長,而這推動了人民幣的國際化。在世界經濟多極化格局下,不自然的反倒是美元的絕對優勢。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佔比已經下降到22%,而且是全球最大債務國,要依靠外國投資來應付雙赤字。

在這種現狀下,全球前景極有可能變得黯淡,因為有高增長潛力的國家(新興經濟體)被權力深固國家(發達經濟體)的金融霸權拖累。在前景黯淡與危機時刻,這有可能引發一場真正的全球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