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李成 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
  • 王秋陽 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研究實習生。

科比及其對中美友誼的深遠影響

2020-03-05
Li.jpg

2020年1月26日,科比·布萊恩特令人痛心的離世令全世界的體育迷震驚與悲痛,其中也包括數百萬睡醒後突然聽到這一噩耗的中國人。兩種因素令中國人的情緒反應、以及他們對這位傳奇籃球選手和美國文化偶像的喜愛與崇拜尤為顯著。

首先,雖然科比的離世正值致命的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肆虐,飛機墜毀的新聞依然佔據了中國的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1月27日,中國搜索引擎百度關於“科比”的網頁搜索量升至700萬,是搜索“武漢”和“肺炎”總和的六倍多。同天,中國社交媒體微博關於科比去世的搜索高達10億。根據《南華早報》的數據,這是排名熱詞搜索第二位的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的“兩倍多”。

第二,美中關係在過去幾年急劇惡化。華盛頓和北京的一些政治人士和意見領袖開始將對方國家視為對手,或許更有甚者將對方視為敵人。在美國,推崇美中關係全方位“脫鉤”——包括在文化和教育領域——的政治語彙似乎開始取代對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長達數十年的接觸政策。民族主義與彼此強化的恐懼和懷疑一道,同步在兩個國家抬頭。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公眾對科比大量的自發悼念遠超人們對他驚人的體育天賦的致敬。科比的國際影響和中國人對他的敬仰提醒着我們,美中關係不僅是國與國的關係,還應被視為民間的關係。科比在中國巨大的影響力反映了他對中國人民長久以來的善意以及他對公共外交政策的深遠影響。

很多中國球迷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青春時代受科比鼓舞的珍貴記憶。他們曬出科比“曼巴精神”的簽名,鼓勵自己在當下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的困難時期堅持下去——正如科比在籃球場和生活中所踐行的那樣。

科比認為自己不僅僅是一名運動員,正如僅用籃球無法定義他的全部遺產。在2009年第四次贏得NBA總冠軍後,科比第四次到訪中國,與宋慶齡基金會合作建立了科比·布萊恩特中國基金,成為中國最大的慈善機構之一。該基金首筆500萬元人民幣捐贈捐給了2008年四川地震災區的重建,幫助當地兒童展開體育活動。

在接受中國電視主播水均益的一次採訪中,科比表達了他想通過體育這種共同語言幫助中美兩國兒童了解彼此文化、拓寬眼界的意願。科比基金已經資助了幾個中國青少年團體去美國參加文化交流活動。在2月24日為紀念科比和他女兒吉安娜舉行的公共紀念活動上,科比遺孀瓦妮莎在致辭中就提到女兒吉安娜生前能說、讀甚至可以寫中國話。

在22年時間裡,科比曾十多次到訪中國,他不僅對這個快速變化的國家有濃厚興趣,也讓中國年輕人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即便是退役後,科比也定期在他的微博上對1011萬中國粉絲更新個人視頻和信息。這些舉動都增進了這位美國體育偶像和全世界最大籃球觀眾之間的聯繫。一些在美國學習的中國學生甚至表示,他們選擇在洛杉磯求學就是為了可以離科比的洛杉磯湖人隊主場斯台普斯中心更近。

體育無法免受政治和民族主義情緒的影響,NBA也不例外。事實上,鑒於NBA與中國深厚的商業聯繫,它時不時會成為民族主義議題的導火索。例如,幾個月前休斯頓火箭隊總經理達里爾·莫雷就香港抗議事件發推,引發了中國政府與公眾的憤怒與譴責。作為回應,中國官方電視台央視中止了洛杉磯湖人隊和布魯克林網隊在中國的NBA賽事轉播,中美兩國社交媒體上也遍布充滿憤怒的民族主義貼子。

雖然圍繞NBA與中國爭議話題的紛爭不斷,但科比與中國公眾之間個人層面的持續交往,證明善意與互聯可以承受分歧的考驗。在中國賽事期間,成千上萬的中國球迷湧入球場觀看比賽。很多人身穿勒布朗·詹姆斯和科比·布萊恩特的球衣到場,球衣上的NBA標誌用中國國旗貼紙覆蓋。一些中國球迷表達了他們熱愛祖國與喜愛塑造了他們懵懂之年的NBA賽事和美國運動員之間的矛盾之情。這種矛盾的內心正來源於科比這樣的文化大使培育的充滿活力的民間聯繫。

在嚴峻的政治和意識形態衝突的當下,科比在中國的遺產挑戰了中國年輕一代被反美宣傳“洗腦”的傳統觀點,這種觀點認為反美宣傳會在中美之間醞釀一場文化衝突。以科比與中國人民在個人層面互動為代表的民間交往,是過去40年美中關係的重要基石。隨着眾多美國人紀念並承諾繼承科比的遺志,他們也許會從科比增進世界不同文化與民族間友誼與紐帶的努力中得到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