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社:中歐將引領全球氣候變化應對行動
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中國和歐盟表示將致力於履行這一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協定。6月2日,到訪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在布魯塞爾與歐盟領導人舉行會晤,預計會談的議題將包括朝鮮導彈試射和全球鋼鐵產能過剩等。1日,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談後會見記者時,李克強說,「中國人信守『言必信、行必果』,將會繼續履行巴黎協定。」早在2007年,中國就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歐盟氣候行動和能源專員卡涅特表示,中國是歐盟可以依賴的夥伴。「我很信任中國人。他們是難以對付的談判高手,但一旦達成協議,他們就會言行一致,履行談判時的承諾。」[美當地時間6月1日,特朗普在白宮宣布,美國即日起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
華盛頓郵報:美對中國鋁出口展開調查
特朗普政府近期就鋼鐵和鋁的大量進口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展開調查。這兩種金屬及製品應用廣泛,被用於武器裝備硬件產品的生產製造。調查的首要對象是中國。中國廉價鋁及製品的大量出口不僅衝擊着美國市場,威脅着美國鋁生產商的生存,還會造成軍工企業包括戰機生產商等對進口鋁的高度依賴,危及美軍事裝備的生產。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利益為借口展開調查,其目的是保護美國免受報復措施的衝擊。美國有理由對中國鋁出口對美國的衝擊展開調查,而最好的方法是與它國聯手展開調查。但由於美方啟用了第232條款,加拿大這個盟友也受到波及,因此瓦解了聯手對付中國的可能。
-
彭博社:人民幣匯率為何突然走強
人民幣近日好像突然從冬眠中醒來,幣值出現了超乎想像的拉升,令金融策略師大惑不解:為何會這樣呢?分析師們也給出了他們的理由和理論。其一,中國對穆迪降低其主權信用評級非常不滿,財政部和官方媒體對此進行了駁斥和抨擊。自從5月24日降低中國信用評級以來,離岸人民幣匯率已經上漲了近2%,這可能有政府干預的原因,也可能是匯率形成機制調整的結果。其二,在美聯儲本月可能再次加息的預期下,中國人民銀行搶先一步,拉升人民幣幣值。另外,美國的政治壓力也許是中國維持人民幣幣值的原因。美方曾指責中國蓄意對人民幣貶值,以保持出口商品的競爭優勢。
- 【紐約時報】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中國則要徹底履行
- 【華盛頓郵報】統計局原局長受賄2200萬美元被判無期徒刑
- 【華爾街日報】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創5個月來的最大漲幅
- 【華爾街日報】中國反腐行動升級,數名『老虎』被判刑
- 【洛杉磯時報】特朗普稱中國正『竭力』應對朝鮮問題
- 【路透社】中國比特幣交易平台恢復提現
- 【彭博社】特朗普訪問給美歐關係蒙陰影,歐盟向中國靠攏
- 【金融時報】非官方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在下滑
- 【金融時報】中國在步日本式經濟泡沫的後塵嗎?
- 【Quartz】騰訊獨霸中國手機應用市場
- 【The Diplomat】對新加坡香格里拉安全對話有何期待
- 【The National Interest】日本海軍將主導亞洲(而非中國)
- 【新聞周刊】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中歐必將走得更近
- 【福布斯】單向的『新絲綢之路』計劃或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