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梅因記事報: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任重道遠
即將赴任的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將「與龍共舞」:在加深對華合作的同時,還要設計出應對中國崛起的一套戰略,若稍有閃失,即會導致兩國間的致命對抗。這將是布蘭斯塔德政治生涯中要面對的最大挑戰。布蘭斯塔德不得不在一系列棘手問題上與中國領導人打交道,包括經濟保護主義和核擴散等,同時還要減小中國對西方深深的不信任。布蘭斯塔德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如何應對中國日益上升的國際作用。在特朗普言必稱「美國優先」政策之時,中國則在重塑國際秩序,最突出的例證就是「一帶一路」戰略。中國一直強調外交的「雙贏」或「多贏」,但兩國關係令人聯想到冷戰那段歷史。《紐約時報》本月的一篇報道即是這方面的例證。報道稱在2010-2012年期間,中國重挫了美中情局在華的情報網絡,抓獲和清理了二十來名中情局線人。
-
金融時報:美中發力中東貿易
在海灣石油生產大國,隨着壓產保價措施的實施,它們的經濟增速已經從去年的2%降到了0.9%左右。本月,美總統特朗普選擇沙特作為他首次海外之行的第一站,並與沙特簽署了價值3800億美元的合同,包括1100億美元的軍售大單。同時,沙特還把眼光拋向東方,以減小對西方盟友的依賴,努力謀求經濟的多元化。在沙特國王薩勒曼3月訪華時,與中國簽署協議的價值高達650億美元。中國已經成了沙特原油的重要出口地。
-
紐約時報:朝核問題:美國難以承受之重
美總統特朗普曾做出承諾,他要在金正恩能把核彈頭打到舊金山或洛杉磯之前,「解決」朝核危機。這一任務無疑是艱巨的,但專家們認為,特朗普或能在第一個任期內解決問題。特朗普抱怨他的前任只會踢皮球,把問題留給下任,但特朗普自己也並未給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或方法。歷史經驗表明,在特朗普明白風險所在之後,他會竭力遏制朝鮮的核試驗和導彈試射,防止朝鮮獲得把核彈頭打到美國本土的能力。多數美國人會認為這是不可接受的戰略,是不負責任的。如果金正恩擁有了20枚核彈頭並有能夠攻擊首爾和東京的導彈,美國的國家安全真的會被鞏固嗎?這是美國所不能接受的。
- 【華盛頓郵報】日本希望中國對朝鮮施加更大壓力
- 【路透社】楊潔篪希望和平解決朝鮮問題
- 【彭博社】中國地產股大漲,三大富豪開發商日進54億美元
- 【紐約時報】中國富人熱衷醫療旅遊尋求海外高質量服務
- 【華爾街日報】蘋果在華遭遇的難題:微信
- 【每日電訊報】專家稱WannaCry病毒幕後黑手或是中國人
- 【華爾街日報】北京倡導的世界新秩序:『一帶一路』
- 【路透社】麥凱恩: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以強凌弱』
- 【金融時報】中國整治影子銀行業務波及股市債市
- 【華盛頓郵報】美中間會爆發都不願看到的戰爭嗎?
- 【彭博觀點】中國老年人的需求將重塑國際市場
- 【福布斯】中國匯率穩定
- 【Quartz】朝鮮的挑釁行為無意中在南海問題上幫助了中國
- 【The Diplomat】中國在東海南海的新海底監測系統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