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6
-
華爾街日報:中國加碼人民幣保衛戰
中國在全球貨幣市場繼續打壓人民幣空頭,以維護人民幣幣值。現在,離岸市場人民幣的借入成本幾乎達到了歷史高位。由於中國央行出手以阻止人民幣跌得太多太快,投資者和分析師表示,高的嚇人的利率將會持續。星期五,香港銀行間隔夜人民幣拆借利率調升至61.3%,為一年來的最高點,也是歷史上第二高點。 星期四的拆借利率是38.3%。自12月30日以來,利率一直處於高於10%的水平。目前,中國央行努力確保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破7,但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人民幣走弱是不可避免的。
-
Quartz:北京淡化空氣污染問題
12月30日,北京發佈了霧霾橙色預警,但空氣質量的改善有限,因此又把橙色預警延長到了1月7日,稱屆時冷空氣來臨,籠罩首都北京的霧霾會最終消散。不過,目前的污染水平其實已經達到了發佈最高級別的紅色預警的水平。根據官方標準,實施紅色預警的條件是:空氣質量指數連續四天高於200且其中兩天的指數高於300(如果某一天的空氣質量指數超過500時,也要發佈紅色預警)。北京之所以發佈橙色而非紅色預警,有實實在在的公眾健康考慮。在橙色預警下,會建議中小學校停課,而一旦發佈紅色預警,則必須停課。
-
路透社:中國警示比特比風險,該虛擬幣價格再跌12%
在中國人民銀行提示投資者要理性看待虛擬電子貨幣比特比之後,比特比在1月6日再跌12%。此前一天,比特比已經開始大跌。在過去兩周時間裡,比特比曾大漲40%多,1月4日升至三年來的高位,達到1,139.89美元,距離歷史最高點1,163美元僅一步之遙。在最近幾個月,這一電子貨幣與人民幣形成了一種逆相關的關係。比特比在星期四一度暴跌20%,當天最終的收跌幅度為10%。1月6日,比特比跌至887美元,與星期三的高點相比,跌幅幾乎達到了25%。比特比價格的暴漲暴跌引起了央行的關注。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在一份聲明中稱,比特比不是貨幣,不能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新 聞
- 【紐約時報】中國人開始淡然應對污染問題
- 【衛報】中國捍衛自己全球再生能源領先者的地位
- 【美聯社】河南煤礦瓦斯爆炸致12名礦工死亡
- 【紐約時報】中國潛艇訪問馬來西亞,昭示地區勢力調整
- 【金融時報】台灣試圖維繫與中美邦交的關係
- 【美聯社】美國緝毒署加強對華合作,將新設辦事機構
- 【華盛頓郵報】中國技術公司視消費電子展為進軍美國的跳板
- 【金融時報】中國即將開通商品期權交易
- 【路透社】消息人士稱中興通訊將裁員3000人
- 【彭博社】消息人士稱若特朗普打貿易戰,中國隨時提升對美公司的審查
觀點評論
- 【紐約時報(中國問題博客圈)】清朝宮廷是如何傳播環保意識的
- 【華盛頓郵報】北京家長齊聲呼籲,政府開始為學校裝新風系統
- 【彭博社】即使中美打貿易戰,波音公司依然無憂
- 【金融時報】把貿易與安全掛鉤,北京對韓國的危險遊戲
- 【Foreign Policy】柬埔寨希望中國能當鄰國老大為其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