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5
-
衛報:中國2020年前再生能源投資將達2.5萬億元
中國國家能源局宣布,在2020年前,將投資2.5萬億元(約合2920億英鎊),用於清潔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以降低對燃煤發電的依賴。根據能源發展的五年規劃,這一規模的投資還能創造1300萬個就業機會。國家能源局稱,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機容量將佔全國發電量的一半。可再生能源包括風電、水電、太陽能和核電等。國家能源局並未透漏更多細節,如資金來源以及具體用途等。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彰顯了北京減少化石能源使用、治理污染的決心。在過去十多年裡,中國一直依賴化石能源,來拉動經濟增長。
-
紐約時報:蘋果中國應用商店下架《紐約時報》應用
蘋果公司應中國監管當局的要求,於上月末從中國應用商店下架了《紐約時報》的新聞應用。蘋果公司發言人賽恩斯說,「一段時間以來,《紐約時報》的應用無法為多數中國大陸讀者正常展示內容。我們得到的回復是,該應用違反了當地法規。」中國的法規規定,「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不得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擾亂社會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等活動」。
-
Quartz:技術致製造業用工減少,貿易或可補位
經歷了多年的發展之後,全球化在美國正失去風頭。民粹政治的勝利意味着要把製造業的工作崗位留在美國本土。然而,反對多邊貿易和勞工移民的政客們,往往會忽視經濟發展的另一大動因,即技術的作用和應用。在過去20年里,由於先進技術的應用,使得大量低技能工作崗位喪失(但技術的應用也創造了許多技術崗位,因此就用工總體水平而言,變化不大)。現在,中國越來越富裕強大,勞動力也越來越貴。已有跡象顯示,工作機會正從中國迴流到美國或轉移到其它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但是,試圖通過關稅等手段來保住就業機會,將代價高昂,甚至是徒勞無益。我們需要把錢用到該用的地方,幫助那些受影響的人,幫助下一代工人在新經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新 聞
- 【路透社】穆迪今年或調低英國、中國和南非的評級
- 【紐約時報】中國遏制人民幣貶值勢頭,限制資本外流
- 【華爾街日報】中國讀者樂意為物有所值的網絡內容付費
- 【華爾街日報】谷歌證實連勝人類高手的圍棋機械人就是阿爾法狗
- 【彭博社】中國將限制足球俱樂部『非理性』天價購買海外球員
- 【美聯社】河南煤礦瓦斯爆炸,致5人死亡7人被困
- 【彭博社】中國再次出手,血洗人民幣空頭
- 【金融時報】高地價刺激中國地產界的併購活動
觀點評論
- 【Foreign Policy】北冰洋的國際實踐或可適用於南海
- 【The Diplomat】去年夏天中國並未用導彈鎖定美航母
- 【Foreign Policy】中國開通至倫敦的新絲路直通貨運班列
- 【The National Interest】尼克松戰略或可粉碎中俄軸心
- 【福布斯】中資公司加大對印度初創公司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