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時報:特朗普和習近平首次通電話
11月14日,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首次電話交談。在通話中,特朗普似乎已把競選時對中國的各種攻擊和批評置於腦後,路透社援引特朗普過渡團隊的聲明稱,特朗普表示兩國將發展「最為強勁的雙邊關係」。而據新華社的消息,習近平告訴特朗普,「事實證明,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的正確選擇」。在通話中,習近平和特朗普同意保持密切聯繫,並早日會面。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李永輝表示,「在涉及貿易和經濟問題時,特朗普不同於奧巴馬政府,依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
美聯社:中國留美學生數量開始下降
隨着中國留美學生的數量和增速進入一個平台期,很多美國高校為了招收更多的國際學生,已把目光轉向了中東、南亞和拉美。近年來,國際學生的學費等已經成了不少美高校的主要收入來源。研究亞洲學生趨勢的加利福尼亞分析師托德·莫勒表示,「受多重因素影響,中國學生人數開始下降,過去那種兩位數的增速將一去不復返。」美大學擴大招收國際生,一是為了學生來源的多樣化,更重要的是能獲得實實在在的收入。在美國,不少大學對國際生是全額收取學費,還不提供獎學金。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副校長史蒂芬·登奈特表示,很多學校都表示擔憂,它們的收入過於依賴中國留學生了。「如果中國學生數一旦下降,它們將不知如何應對。這裡沒有B計劃,因為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像中國那樣有如此數量的留學生。」
-
華爾街日報:特朗普的強硬對華貿易政策將傷及日韓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曾許諾說要對源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徵收高達45%的關稅,如若他的這一諾言得以實施的話,很可能會傷及美國的盟友日本和韓國,因為這兩國對中國市場具有高度的依賴性。在競選時,特朗普曾表示,如果中國不改變現行對鋼鐵及其它行業給予補貼的做法,就將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關稅,並威脅要退出涵蓋了美國亞太主要盟友的環太平洋夥伴協議。但是,至於特朗普競選期間的言論在多大程度上能成為他的執政政策,仍有待觀察。多數觀察人士認為,這位70歲的地產大亨之所以威脅要徵收高關稅,不過是為了能在談判中贏得一些利益罷了。他們表示,如果真的提高了中國商品的關稅,將意味着美國普通消費者不得不為此買單,日常生活的花費會大幅提高。
- 【金融時報】習近平同特朗普通電話,希望中美加強合作
- 【路透社】中國10月原油產量降至2009年5月以來的新低
- 【金融時報】中共要求黨員幹部互稱「同志」
- 【紐約時報】中國大學欲招收更多的外國學生
- 【路透社】習近平同特朗普通電話,稱合作是中美唯一的選擇
- 【衛報】爛尾橋揭示中朝關係大不如以前
- 【華爾街日報】安徽鑫科材料斥巨資入股好萊塢影視製作公司
- 【華爾街日報】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
- 【The Diplomat】特朗普就任後美國的中亞政策會如何?
- 【彭博觀點】亞洲兩巨頭中印經濟依然強勢增長
- 【華爾街日報(實時中國)】中國的糖尿病問題:36年內從人口的1%升至10%
- 【Foreign Policy】特朗普會同中國達成重大妥協?
- 【Quartz】若特朗普打貿易戰,中國將不買美波音飛機、iPhone和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