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美大咖希望G20重啟「習特對話」 業界堅定支持WTO全球貿易體系

大公網 2018-11-19
1.jpg

18日,第九屆財新峰會在北京舉行。多位重量級中美嘉賓表示,貿易爭端是世界面臨的最大不確定因素,損害金融市場的信心,應堅持完善多邊貿易機制。對於G20峰會上“習特會”,希望兩國領導人能夠重新打開對話渠道,重回談判桌。

美國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18日在峰會上表示,全球貿易體系正面臨比二戰以來任何時候都更巨大的壓力,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的抬頭,不僅降低全球經濟的運行效率,也進一步加劇了全球政治的分裂。她稱,在經濟競爭方面,特朗普政府採取了包括對中國2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等單邊措施,作為回應,中國也採取了加征關稅的措施,“但是中國的措施相對謹慎,也更溫和,我想這是很明智的。”她表示。

龍永圖:貿戰美損失更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副總裁朱民在同一場合表示,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貿易爭端將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產生巨大影響:其一,各國對進口商品消費需求增速放緩的趨勢將被貿易衝突擴大,全球貿易規模將進一步下滑;其二,外來直接投資水平顯着下降,企業重新考察全球資產配置,貿易爭端擾亂全球產業鏈配置;其三,全球尤其是新興國家的金融市場今年5月以來出現大幅波動,貿易衝突將損害金融市場的信心。他預測,上述影響會在2020年達到峰值,屆時美國經濟增速也會從目前的3.0%的水平放緩至2.5%以下。

中美貿易摩擦中,哪方損失更大?中國入世談判首席代表、國家外經貿部原副部長龍永圖在峰會上表示,蒙受更多損失的“確認無疑”是美方。他指出:“全球貿易體系發展至今,並非出口方,而是進口方從中得利更多。若美國繼續用關稅打擊中國進口貿易,他們必將面臨更多損失。”

巴爾舍夫斯基指出,當前中美雙方加征關稅主要針對中間商品,美國的消費者對價格提升還沒有直觀感受。如果關稅觸及終端的製成品領域,勢必對美國帶來非常負面影響,也將給特朗普政府帶來更大政治風險。

只要重新談判 就有希望

龍永圖和巴爾舍夫斯基都呼籲,全球貿易體制進入成立以來最危險、最脆弱的時期,要支持WTO貿易體系的權威性。龍永圖認為,WTO貿易體系作為全球100多個成員支持的多邊體制,目前並無其他機制可以替代。WTO成員應集體支持該體系的內部改革,從區域貿易協定中吸取“多方能夠廣泛接受的”諸邊規則。巴爾舍夫斯基則提醒,一旦大國轉向單邊主義的貿易政策,將對全球產生負面的連帶效應。

被問及對11月底阿根廷G20峰會期間中美元首會晤的展望,巴爾舍夫斯基說,最好的結果是中美兩國重回嚴肅的談判桌,最糟糕的狀況則是雙方懷着惡意,相互指責地離開談判桌。朱民則表示,貿易爭端持續將會加劇全球貿易規模下行趨勢。希望貿易爭端能夠妥善解決,希望兩國領導人能夠重新打開對話渠道,“只要重新談判,就有希望”。

周小川:具公共精神私企可做基建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18日在第九屆財新峰會上表示,私營部門如果參與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必須要有公共精神,而非利用特權為自己謀利益。例如獲得支付牌照的機構對提高支付效果不感興趣,而對收預公眾付款感興趣。他強調,如果不考慮對貨幣政策的傳導,做公共基礎設施是不夠格的。

周小川指,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的技術開發過程中,由於供給側和需求側看法不一樣,因此會出現扭曲和風險:第一,把一些新產品新技術當成投機賺錢的主要工具;第二,一些技術應用沒有把金融服務能力發揮出來,而是過度考慮能像銀行一樣吸收公眾儲蓄;第三,IT行業出現贏者通吃的現象。基於對金融穩定的考慮,支付體系和數字貨幣體系還應該考慮對貨幣政策傳導性的影響。

周小川稱,金融基礎設施具有公共性,不一定要由公共機構承擔。私營部門也可以做基礎設施,經過考核具有公共精神的私營機構可以在政府指導和監督之下,通過不同方式參與金融基礎設施。但是,私營部門參與基礎設施必須有公共精神,準備為公共服務,從而保證不會出現諸如有些公司的數據在市場上“倒賣”的情況。

由於可能會出現扭曲行為,周小川同時也強調,監管是必要的,對社會不利和不穩定的現象,對可能過度偏重短期投機的現象,都是需要監管的。而在此過程中,既要防止過分壓制新興科技,又不能手放得太鬆。“要真正做到最佳的平衡也是不容易的。”他指出。

樓繼偉:企業所得稅仍有降低空間

日前有公開報道稱,針對內地稅負痛點,相關部門已經展開調研座談,有望出台更大規模、實質性、普惠性的減稅政策。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樓繼偉18日在財新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在減稅方面,還應該多減一點企業所得稅,降低個人所得稅的邊際稅率,“中國在兩個所得稅上減稅的空間是有的。”

目前,主流觀點認為應降低企業增值稅稅率。樓繼偉的看法與此並不完全相同。他指出,北歐國家福利較好,財政收支佔GDP比重達到40%,實現了可持續。其做法是增值稅稅率達到20%以上,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稅率比較低,這樣企業仍然很有競爭力。增值稅其實並不是企業的負擔,而是最終消費者負擔。

此外,樓繼偉還表示,最近公布的2017年社會保險基金的決算中,各級財政對社保收支的補貼達到1.2萬億元,且每年增長很快。他強調,社會保險體系是高度碎片化的,是每年都要靠財政補貼的,這個問題不解決,補貼還會比較快的增長,這是不可持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