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保護孩子,而不是保護槍支」

新華社 2018-03-26

        3月24日,來自全美各地的近50萬人湧入美國首都華盛頓,參加以“為了我們的生命”為主題的反對槍支暴力大遊行。遊行者呼籲美國政府採取更加嚴格的控槍措施,保護校園安全,同時要求政客們不再接受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等團體的政治獻金。這一天,從紐約、波士頓、洛杉磯,再到上月發生校園槍擊案的佛羅里達州帕克蘭,同一主題的大遊行在全美390多個城市同步舉行。美國民眾尤其是青少年學生紛紛走上街頭,響亮地發出他們的聲音:“面對槍支暴力,我們不再沉默,政客們必須在控槍問題上有所作為。”

  “校園不再是學生安全的避風港”

  全美大遊行是上月14日美國佛羅里達州帕克蘭市校園槍擊案倖存者發起的。早在數天前,組織方就專門建起了網站,在社交媒體廣泛呼籲。24日一大早,連接白宮和國會大廈的賓夕法尼亞大道上擠滿了從各地趕來的學生。他們高舉標語“保護孩子,而不是保護槍支”“從全國步槍協會拿錢,對我們來說意味着死亡”“不能再有槍支受害者”“國會不需要槍支,需要勇氣”……示威組織方聲稱約有50萬人參加了在華盛頓的集會和遊行。據華盛頓地鐵運營商的統計,當天有約33萬人乘坐了地鐵。與此前的反槍支暴力遊行不同的是,24日的示威人群多數是中小學生。

  國會大廈前的廣場上,人們接二連三上台發言。“今天,我們來到這裡遊行,我們不再沉默,我們要戰鬥,我們知道我們想要什麼,我們不會繼續無謂的等待。”帕克蘭校園槍擊案倖存者的這句話,令人動容,發人深省。

  18歲的艾瑪·岡薩雷茲,是此次帕克蘭校園槍擊案的一名倖存者。她一一喊出17名遇難者的名字,悲愴地說:“6分鐘20秒!槍手就用AR—15攻擊性步槍奪去了17個學生和教工的生命。不能讓悲劇再次上演了!”為了紀念逝去的生命,她在台上站了整整6分20秒。

  來自佛羅里達州倫納德高中的菲麗絲,與同校5名學生一起趕到華盛頓。“校園槍擊事件不可接受,年輕的生命在這類暴力事件中消逝,令人悲痛,政府必須拿出行動加強槍支管控。”她對本報記者說。

  遊行隊伍中除了學生,還有很多中年人、老年人。來自佛羅里達州坦帕的退休教師瑪格麗特告訴本報記者:“學生應該在快樂的氣氛中學習,而不是在恐懼的環境中上課。允許在校園攜帶槍支是荒謬的,必須保護好我們的孩子,華盛頓的決策者們應該採取行動。”

  根據“槍支暴力檔案”網站統計,2018年迄今美國已經有3187人死於槍口之下,另有5579人受傷。美國《華盛頓郵報》稱,自1999年以來193所中小學超過18.7萬孩子在上課期間經歷了槍擊暴力事件。由於校園槍支暴力,很多孩子幾乎成了驚弓之鳥,即便是假的警報聲也能在校園引起恐慌。專門研究兒童精神創傷的心理學家布魯斯·佩里認為,在人們的意識中,校園已經不再是學生安全的避風港。

  “美國年輕人對政客失去了信心”

  遊行現場的場景,同白宮、國會山的冷漠形成了鮮明對比。就在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1.3萬億美元的撥款法案,卻在控槍問題上踟躕不前——對購槍者既未加大背景審查,也未提高年齡限制。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網絡視頻節目主持人克雷恩·努瓦爾甚至在節目中譏諷說:“槍支暴力事件的原因是擁有槍支的人來得不夠及時。”在華盛頓、鹽湖城等地,擁槍派組織了針鋒相對的大遊行。數百名擁槍派成員聚集在鹽湖城一所中學旁,舉着“槍支賦予人們力量”“只有罪犯才喜歡控槍”等標語。一位名叫羅伯特·約翰遜的示威者說:“當發生交通事故時,人們不會去指責汽車。為什麼發生了槍擊案,人們就要指責槍支呢?”

  美國社會分裂的背後是分裂的政治。支持加強槍支管控的民主黨議員紛紛發聲,支持當天舉行的控槍大遊行,而國會共和黨領袖則對這場遊行冷眼旁觀,拒絕對這場遊行做出評價。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天也未對這一聲勢浩大的全國性遊行做出任何評論。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民主党參議員戴安娜·范斯坦在《今日美國報》撰文說,共和黨在槍支問題上的觀點是荒謬的,如特朗普提出的“武裝老師”計劃,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遺憾的是民主黨人也沒有提出任何建設性的想法。

  槍支暴力是美國社會的痼疾,美國社會要求控槍的聲音早已有之。然而控槍法案一再難產,使得美國民眾對於政客的信任度直線下降。據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的調查,當前美國年輕人已對政客失去了信心,多數年輕人不認為政客們代表年輕人的利益,2/3的美國青年認為美國經濟被富人和權貴所操控,約一半的青年認為政客和傳統政黨已經不再關心人民的呼聲。

  大遊行中,來自華盛頓州的麥克舉着一位年輕女性的遺像站在賓夕法尼亞大道上。他對本報記者說,這是他一位朋友的妻子,多年前死於槍支暴力。當記者問他期待這次遊行取得什麼樣的成果時,他無奈地搖搖頭:“我們只是來表達自己的聲音,最終可能一切都沒有變化。支持擁槍的利益集團,根本不會顧及人們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