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7日再次推動一項限制中國通信公司的議案。兩名共和党參議員當日提出,要求禁止美國政府購買或租用來自華為或中興的電信設備。近幾年,美國不斷推出限制中國通信公司在美國發展空間的措施。一位不具名的通信專家對《環球時報》表示,對於華為等中國通信公司而言,其在美國的通信設備業務規模很小。美國依然不斷推出限制性議案,起不到多少效果,其實際目的是製造“中國威脅”的聲勢。
據路透社報道,阿肯色州參議員湯姆·科頓與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馬爾科·盧比奧共同推出了這項議案,其內容與兩名眾議員邁克爾·科納威和利茲·切尼今年1月提出的議案相似。科頓表示,“華為相當於中國政府的一個部門,他們完全有能力通過入侵自家設備來竊取美國官員的信息……還有很多公司能滿足我們的技術需求,不能讓中國這麼容易竊聽我們”。盧比奧則宣稱,“從國家安全角度考慮,我們不能允許外國對手將他們的技術植入美國政府系統和關鍵基礎設施中”。
美國政府以“信息安全”的名義,對華為與中興施加限制的歷史可追溯至2012年。當年,美國眾議院特別情報委員會發佈報告稱,華為和中興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兩家公司當時明確否認。此後美國不斷推出針對兩家公司的限制措施。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無線運營商AT&T上月因受到來自國會和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壓力,放棄與華為達成的智能手機銷售協議。有知情人士透露,部分美國議員還告知其他美國公司,如果與華為或中國移動有合作關係,將損害他們與美國政府的商務關係。
《紐約時報》稱,“多年來,華為為開發價值巨大的美國市場而採取的努力屢屢遭遇政治上的反對”。美國《華爾街日報》此前曾分析稱,美國法律並未規定企業不得與華為合作,但如果與華為合作,那些企業可能要付出高昂的政治代價。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何偉文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國家安全”“政府背景”為名向中國電信企業施壓是美國政府一貫的做法。電信行業本身比較敏感,而中美在網絡安全方面一直存在較大矛盾,“中企在美遭遇的實際上是政治問題而非經濟問題”。何偉文認為,美國對於中國電信企業的限制緣於對中國的“擔憂”與“防範”,因此在政治、技術、併購等方面設下重重障礙,這在特朗普任上有更為明顯的體現。
政治原因對華為和中興的在美業務影響不小。《紐約時報》稱,華為在美國銷售智能手機,但並未與美國的主要無線運營商,如威瑞森(Verizon)、AT&T、Sprint和T-Mobile等達成智能手機合作,美國多個主要電信公司也拒絕購買華為生產的電信、網絡設備,“這使得華為要在美國站穩腳跟更加困難”。
與此同時,美國還在嚴密防範中企收購美國公司、獲取美國技術。目前,一項防止中國獲得美國敏感技術的法案正在國會審議,該法案將擴大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阻止中國公司獲得美國技術的權力。不過據路透社8日爆料,由於許多美國大公司反對,該議案不得不作“軟化調整”。美國企業擔心,相關法案將令他們蒙受損失。
因“安全”為由防範中企的提議近日還出現在美國的鄰國加拿大。針對中國交建對加建築公司愛康(Aecon)的收購案,加拿大保守黨呼籲進行國家安全審查。何偉文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從類似新聞中可以看出,從美國、加拿大,到德國、澳大利亞,一些西方國家以同樣的防範心態和思路對待中國企業,只不過程度有所不同。“可以預見的是,中國企業的海外之路還將遇到更多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