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1月10日報道,美國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未來幾十年,隨着美國在全球新能源科技投資領域中放緩腳步,中國將在該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該報告稱,中國正成在成為全球新能源科技的領導者,但過去對煤炭的依賴使其難以擺脫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家的稱號。而近年來, 中國已經成為對可再生能源投資最多的國家,而且即將在國際可再生能源投資中佔據主導地位。
“隨着全球能源結構向可再生能源傾斜轉變,相關電池和電動汽車技術研發形勢利好,中國計劃在未來幾十年成為全球新能源領頭羊,”報告說。同時,其還稱,中國在國際併購的支出總額逾440億美元,項目總金額超過1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8%。
報道稱,中國依靠“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古絲綢之路沿線基礎設施投資)引領國家經濟增長。自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對外太陽能設施出口達80億美元,已超越美國和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環境產品與服務出口商。
此外,該報告也指出,“中國在國際風能領域的地位不斷上升。中國金風科技公司(Goldwind)投身海外市場,中國長江三峽集團(China Three Gorges)探索多元發電,擺脫單一水力發電。相比之下,美國在2017年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轉向重新發展煤炭業。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促使中國做出'快速反應,重申將遵守協議——節能減排'。”
該報告還稱,“這一聲明使其向全球表明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也向世界表達了對於本國環境污染的擔憂,中國有能力引領全球新能源市場。”
作為巴黎承諾的一部分,中國在提出將於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實現。同時,中國還將提高新能源與核能比重到20%。
中國在努力將自己打造成全球科技領袖,“而美國政府卻反向而行”, 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蒂姆•巴克利在接受採訪時說。他還表示,“雖然中國沒必要刻意填補因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而空缺的氣候領導者的位置,但其在展現科技領導力與財力方面必然更加自在,進而主導目前快速發展的太陽能、電動汽車和電池產業。”
報道最後稱,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1月8日否決了特朗普政府的一份草案,該草案計劃向燃煤發電與核電站提供資金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