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盛頓郵報:蘋果CEO為中國網絡監管站台
瀏覽一下媒體對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報道,也許會讓讀者一頭霧水。有的媒體樂觀地稱,中國的互聯網對世界更加開放;而有的媒體則表示中國正加強對互聯網的監管。更令人疑惑的是,蘋果CEO庫克也在為中國的網絡管理站台,讚揚中國網絡開放的願景。為何呢?因為中國有7.3億互聯網用戶,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以及熱衷於移動數字技術的消費者。在烏鎮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是為了推行中國所倡導的「網絡主權」 。中國所講的網絡主權,就是各國政府有權管理自己的網絡空間。批評人士稱庫克之所以替中國站台,僅僅是出於公司的商業利益考慮。
-
紐約時報:人工智能推動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
中國人工智能巨頭公司科大訊飛發佈了一個很抓眼球的廣告:在訪華期間,美總統特朗普在技術會議上自如地用英文和中文演講。其實,特朗普並不會講中文,這只是科大訊飛在展示其語音識別技術能力的噱頭。科大訊飛稱它的技術可以快速在滿車乃至滿屋人中識別出需要找的人的聲音。科大訊飛將先進的人工智能應用於圖像和聲音識別系統,以協助醫生進行診斷,幫助老師評判試卷,以及讓司機用聲音操控車輛。一些國際大公司對科大訊飛的技術也表示了極大興趣。汽車配件公司德爾福已在車上使用了科大訊飛的技術,德國大眾汽車將從明年開始把科大訊飛的聲音識別技術應用到其中國國產車型上。
-
彭博社:中國將主導世界?現在還不是時候
世界各地的報紙,歐美也好中國也罷,總是充斥着關於中國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大篇幅報道。無可否認,中國的成就是巨大的,但這並不能證明西方的失敗或中國的上位。在拿中國的成就說事之時,評論員經常會忽視促成這些進步和成就的結構性因素。經濟學家已經認可這些因素對經濟的巨大影響。比如說,由於中國與玻利維亞之間遠隔千山萬水,因此雙邊貿易額自然受到限制。相比而言,大陸和台灣僅一水之隔又語言相通,其貿易和投資規模自然可觀。但令人困惑的是,中國公司的國際化之路總是磕磕絆絆,其主要原因是水土不服,是它們無法適應當地的情況。除非發生重大改變,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就只能是一個夢想。
- 【彭博社】中加未能就啟動自貿協定談判達成一致
- 【金融時報】推行煤改氣取暖後,中國遭遇天然氣供應荒
- 【路透社】房地產業騙貸行為給銀行帶來隱形威脅
- 【金融時報】中國堅持認為有必要加強互聯網監管
- 【BBC News】中國一學校宣揚女子『三從四德』被關閉
- 【Quartz】中國央行堅信比特幣沒有前途
- 【金融時報】銀監會開始治理『隱形股東』問題
- 【Quartz】更多中國的鄰國開始對中國投資說不
- 【CNN】中國推行廁所革命促進旅遊業
- 【彭博社】共產黨與各國政黨對話會樹立中國的和平倡導者形象
- 【The National Interest】中國軍隊會進入朝鮮嗎?
- 【金融時報】勿需杞人憂天:中國沒有債務危機
- 【福布斯】美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的後果將很嚴重
- 【CNN】解密各省駐京辦事處所辦的餐廳
- 【Quartz】中國宣傳新武器:微信表情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