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中美關係不宜看得「一團漆黑」。最起碼,中美關係停止了過去三年「自由落體」般的下滑軌跡,大致上在一個低水平上震蕩徘徊。
需要警惕的是中美關係目前的「漂流狀態」。兩國關係可能在「漂流」中逐漸走向定型、定性,這未必符合雙方任何一方的利益。
從美方角度說,拜登政府在戰略設計層面是有備而來的,核心思想是「戰略競爭」,希望與中國「競爭性共存」。但是拜登在推進戰略部署過程中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中美之間的相互依存程度以及第三方力量與中國的依存程度。這種「高估」和「低估」導致美國的戰略落實打了折扣。
從中國角度說,拒絕用戰略競爭來定義中美關係是對的。但從中長期來說,中方對中美關係「可欲」且「可行」的戰略目標方向需要更清楚的認識和表述。目前,中國似乎在平視外交和斗而不破之間「糾結」,對當前中美關係的引領作用發揮不夠。
2022年,中美關係有可能會處於一個相對比較平穩的時期。美國中期選舉和「二十大」會讓兩國都更多關注自己國內的事情。當然這讓雙方都更難以作出政策調整,但是也意味着雙方都不希望中美關係出現重大意外或者急劇的惡化。上半年中美雙方仍有一些空間,可以抓住時間做一點事情穩定雙邊關係。
中美過去的共同戰略基礎已經瓦解,新的共同戰略基礎短期內建不起來,雙方在各說各話、各行其是。美方下定決心對華開展長期戰略競爭,中方對美國挑戰自己利益和尊嚴的言行作堅決鬥爭。儘管中美元首視頻會晤暫時緩和了兩國鬥爭,但改善中美關係的前景仍不樂觀,「正面清單」太短,「負面清單」太長。
2022年中美兩國都有重大國內政治議程,相互匱乏調整身段、增加靈活的空間,鬥爭可能更形激烈。長遠角度看,雙方可能需要以事實上接受競爭面長期主導兩國關係的心態,籌劃和安排具體互動。中國外交高官在2021底提到建立「新範式」和「新的戰略框架」問題,中美要通過對話共同加以探索,這本身就可以起到穩定兩國關係的作用。中美之間確實需要搭建一個戰略新框架,當然這可能需要花上一二十年乃至更長時間。在此期間,無論中美關係怎麼壞,都不要斷了接觸;無論兩國怎麼脫鉤,都不要斷了人文往來。
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就是新冷戰的開始,這個「新」本身裡面當然包括很多同舊冷戰不同的情況,但是中美競爭加劇的過程無法逆轉。美國聚焦「印太」是美國全球力量不濟後收縮且明確指向中國之後的必然結果。
但跟美蘇期間冷戰不一樣,中美競爭:第一,不是全球性競爭,而是「局部競爭」(大則是印太,具體而言就是中國周邊);第二,不是兩個集團的競爭,而是一對一的競爭,美國的盟友和中國的夥伴都不會輕易捲入其中。第三,沒有勢力範圍的劃分。美國的艦機,經常到台灣海峽來,或者說到南海。雙方甚至沒有隔離帶,所以現在衝突的風險比冷戰的時候更大。
中美關係競爭和合作的成份都有,問題在於比例。對中美關係最好的希望當然是cooperation prevails over competition,如果不可能,則 in the worst case,competition does not slide into confrontation。中美目前雙方經濟和軍事差距都在縮小,戰略穩定將逐步形成。但是這種穩定同冷戰時美蘇以核武器為標誌的戰略均衡是不一樣的。我最終希望中美戰略穩定就是達到mutually assured coexistence。而冷戰的標誌是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
2021年制止了中美關係自由落體,開啟了「第三次中美關係的構建」,而且構建的第一階段,已經結束了。這個標誌就是元首的兩次對話和一次視頻,以及其他幾次高層對話。
為什麼說構建的第一階段已經完成了?是因為在戰略框架方面,美方做出了一系列保證,現在主要看你做得怎樣了。不尋求更多的衝突,不要讓競爭變為衝突,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加強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美國口頭上都說了,怎麼做再說。尤其是不尋求改變中國的制度,這一條是中國最看重的,也是中國和特朗普的最大的分歧。
今年如果要落實兩國元首共識,最起碼的共識就是peaceful coexistence,主要方向就是要加強「功能性層面」的對話交流和接觸。
拜登政府上台後不僅基本延續了特朗普的對華戰略競爭政策, 而且努力修復同盟關係以求共同打壓中國。在此情況下,2021年的中美關係未能像中方最初期待的那樣得到改善與穩定。但與前有所不同的是,去年中美雙方的國際合作略有恢復, 對話也有所增加。中美關係止住了自由落體式的下滑, 進入了一種僵持狀態。
展望2022年,中共20大與美中期選舉分別為兩國國內的政治大事,可能給中美關係帶來新的不確定因素;兩國經濟半脫鉤的趨勢將繼續發展;台海形勢也仍是雙方面臨的最大安全風險。此外, 2022年中美都將面臨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都將面臨更多國際挑戰。面對這樣的形勢, 中美雙方唯有根據兩國元首(視頻會面)達成的共識, 加強溝通對話,建設性管控分歧,推動在雙邊領域及在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上的合作,才可能避免中美關係出現新的倒退。
中美關係自拜登上來以後似乎比前幾年平靜了些,這個平靜和拜登建制派的特質有關,他用比較傳統的方式處理對華關係。但在平靜的局面下,有兩點讓人挺擔心,一是拜登的對華戰略競爭是「體系化」的,二是美國尤其是拜登的對華認知持續惡化,越來越負面。
中美關係到底定型了與否?競爭到底是一種什麼狀態?我們應該更多的去從歷史的這些經驗中去找一些東西。對於過去一些大國競爭當中的一些歷史經驗的回顧,可能會為我們未來看中美關係怎麼走,提供一些借鑒。
從現在到未來30年,中美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就是「戰略相持」。 美方也認可「戰略相持」的說法,用的詞就是long game。換言之,雙方對未來兩國關係的基本狀態判斷是大體一致的。戰略相持意味着美國雖會持續打壓中國,但卻打不垮;中國雖可以頂住美方壓力,但卻擺脫不了美國的打壓。
美國希望在戰略相持狀態中保持霸權地位,繼續贏得對華優勢。中國則要努力在戰略相持狀態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方追求的,不是取代美國,而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使中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為此,中國對美政策的目標是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正是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
拜登政府上台一年以來,經貿和科技方面,中美關係實質上沒有什麼變化。跟特朗普不同的是,拜登有三個抓手:第一,價值觀政治化,尤其是國會的立法。第二,盟友的圍堵。第三,科技打壓。其中,科技打壓比特朗普時期更高級化。
拜登這麼做是因為三個對中國不能容忍:不能容忍價值觀和社會制度跟他完全不同的中國;不能容忍這樣的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大,將來可能比它還要大;不能容忍這樣的中國國際影響會不斷的擴大,影響了它主導的世界秩序。
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所有的戰略方針政策,經貿方面的科技方面的戰略政策,並不足以改變雙邊貿易的發展和雙邊合作。中國處理好跟美國的穩定的經貿關係,也不能夠忽視自己存在的問題。
討論是不是競爭、是否接受競爭這種說法,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目前看,指望改變雙邊關係惡化趨勢是不可能的。
中美競爭很大程度是在網絡空間里的競爭。和過去在海洋、陸地兩個空間的競爭不同,現在技術發展帶來的結果,是自然空間和網絡空間的競爭,這是一個基本趨勢。
現在的中美關係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兩國老百姓的敵對情緒發展趨勢。從1971年乒乓球外交到現在,兩國人民從來沒那麼相互仇恨,這個趨勢不改變,做什麼都沒用。
中美戰略競爭主要體現在核心技術、科研和人才的競爭,主要集中在三個領域: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以美國為對標,中國在技術上形成了「多數領域還是跟跑,少數領域已經並跑,極少數領域才有領跑」。
在人才方面,全球頂尖的人工智能研究者中,有59%效力於美國大學和公司,11%效力於中國大學和公司,10%效力於歐洲大學和公司。這個59%效力於美國大學和公司當中有29%的人本科是就讀於中國的。
就未來展望,少數領域中國是取得領先優勢,勢頭迅猛,但是在大多數領域的劣勢還是十分明顯。
新的一年地緣政治競爭加劇,世界經濟持續下行,新冠疫情反反覆復,網絡安全風險倍增,氣候變化愈演愈烈,國際局勢動蕩不安。中美面臨如此嚴峻的全球性挑戰,唯有合作應對才是出路。還是那句話,「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搞好中美關係,沒有一條理由搞壞中美關係」。無論是「冷戰」還是「冷和」,都是死胡同。
中美之間關鍵在於怎麼找到一個相處之道。
美國最終會別無選擇地、比較務實地尋找和中國的相處之道,但這需要時間。中美這個相持階段相當長,而從歷史階段來看,它還處於初級階段。
說到底中美還是兩種文化,兩種文明,甚至兩個不同種族的差別。中國強調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就是誰也不要企圖從根本上改變對方,然後在共同利益方面多合作,不搞零和爭鬥。中美之間真正比的是誰能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