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簡體
|
繁體
熱點話題
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特朗普
貿易戰
南海問題
欄目
外交策略
經濟金融
軍事安全
能源環境
社會發展
文化歷史
熱點新聞
視頻
中美聚焦
話題: 中國
何偉文(He Weiwen)
若取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是歷史的倒退
美國眾議員湯姆.科頓等2024年9月6日提出《中國貿易法》法案,其中一個關鍵條款是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這已經是科頓過去三年來第三次提出。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意味着美國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關稅水平為32%。此前特朗普表示,如果重返白宮,將對中國產品徵收60%的關稅,即現行關稅水平19.25%,加非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關稅32%,再加對來自全球的進口產品一律徵收關稅10%。
陳積敏(Chen Jimin)
更加積極有為的中國外交
中國是二戰後聯合國秩序的堅定維護者與改革完善者。本次中央外事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要堅持推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等於再次明確了中國的這一立場。
徐洪才(Xu Hongcai)
中國經濟確定性正在增加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主要經濟指標出現止跌回升態勢。建議中國每年在數字經濟領域增加幾萬億元投資,在健康養老產業增加幾萬億元投資,在低碳綠色領域增加幾萬億元投資,多管齊下彌補房地產結構調整造成的巨大缺口。
張軍(Zhang Jun)
中國為何不急於挽救本國經濟?
過去三年,中國的總需求明顯減弱。除了抗疫政策的持久影響外,中國還受到全球需求下降的拖累。7 月份出口同比下降 14.5% ,與 2022 年 7 月17.2%的強勁出口增長形成鮮明對比。鑒於這些下行壓力,中國政府沒有像許多人預期的那樣實施大規模刺激計劃,這讓國內外的觀察人士深感困惑。
詹姆斯·H·諾爾特(James H. Nolt)
中國的外交政策困境
中國最近更新了外交政策指導方針,這將成為東西方持續爭奪全球貿易霸權拉鋸戰的重大轉折點。
克里斯托弗·A·麥克納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中國經濟的分水嶺
中國經濟正站在十字路口。舊的發展模式面臨挑戰,仍需要向消費驅動型增長轉型,而私營部門面臨重重問題。
徐洪才(Xu Hongcai)
發揮消費在穩增長中的基礎作用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擴大內需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汽車等大宗消費,推動餐飲、文化、旅遊、體育等生活服務消費恢復」。近期,中國外貿進出口增速明顯回落。下一步,要保證今年GDP實際增長5%左右預期目標的順利實現,就必須進一步發揮消費在穩定經濟增長中的基礎作用。
徐洪才(Xu Hongcai)
2023:中國經濟復蘇之路不平坦
當前中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民間投資是中國經濟內生增長動力的重要力量。但過去幾年,在多重因素影響下,部分民營企業信心受到衝擊。
劉遵義(Lawrence Lau)
2023年及以後的中國經濟前景
對中國經濟來說,2022年並非好年頭。2019年12月爆發的新冠疫情,在2022年第二季度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尤其是在上海。結果,全年大陸經濟實際增速僅為3.0%。這是1978……
徐洪才(Xu Hongcai)
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4.7%
2023年中國經濟必須逐漸步入正常發展軌道。渡過疫情「衝擊波」之後,預計中國經濟從二季度開始反彈,全年GDP增長可能達到4.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