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中國對美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25%,同時給予其他國家90天的暫停期。(圖片:William Pearce/The Nightly) |
全世界都為特朗普第二屆政府外交政策中一系列挑釁性舉措感到困惑,並試圖消化這些舉措的影響。這其中缺少了一個關鍵要素:對華政策。在將注意力轉向中國之前,特朗普政府公布了針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政策,其中許多令人震驚。
疏遠美國在北約和歐盟的堅實盟友,同時不再支持烏克蘭為抵抗普京的悍然入侵而進行的防禦戰,這一切破壞了美歐跨大西洋聯盟,讓歐洲人目瞪口呆。也許更令人震驚的是,特朗普主動向普京示好,表示希望將美俄關係從對手轉變為合作夥伴。在中東,特朗普堅定地和以色列站在一起,無視中東地區和整個世界對以色列加沙軍事行動的譴責,他甚至提出一項房地產開發協議,欲將被摧毀的加沙變成“中東的海濱度假地”。同時,特朗普政府重新調整了與長期受忽視的西半球拉美鄰國的關係。特朗普總統還表示,將繼續與印度保持積極和富有成效的關係,並於上任之初在白宮接待了莫迪總統。最奇怪的是,特朗普威脅要吞併加拿大、丹麥的格陵蘭島,甚至是巴拿馬運河。所有這些突然的外交政策轉變都讓世界(事實上也包括許多美國人)感到震驚。
然而,在亞洲、印太地區和中國問題上,特朗普第二屆政府在上任後的前三個月里異常沉默。然而過去幾周里,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及地區政策的整體輪廓已開始清晰。當然,目前尚未發佈任何官方政策文件(例如強制性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在對華看法以及計劃推行的系統性政策方面,特朗普總統本人也未發表任何綱領性和有哲理性的聲明。
特朗普公開發表的每一句話都是零散的。他不止一次將中國領導人稱作他的“好朋友”,並多次暗示中國領導人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訪問美國。這些言論,加上特朗普向普京和俄羅斯的主動示好,引發了諸多猜測。外界認為,特朗普正尋求和北京達成一項大“交易”,可能推翻他第一屆政府以及拜登政府的對華競爭和對抗政策,轉而重啟對華關係,增強對華合作。
當然,特朗普也批評了中國巨大的對美商品貿易順差,並對中國徵收了54% 的關稅(最初為 20%,最近加征34%)。對此中國政府做出了回應。但除了貿易問題(特朗普的執念)之外,他對中國隻字未提,沒有提到中國的軍事擴張,沒有提到中國在台海的軍演,沒有提到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活動,沒有提到遍及全球的“一帶一路”倡議,沒有提到中國對美國盟友菲律賓的行為,沒有提到中國與俄羅斯的緊密關係以及中國在俄烏衝突中的立場,沒有提到中國國內的經濟狀況。對於這些佔據全球新聞熱點的話題,他隻字未提。
特朗普一反常態地對中國保持沉默。當然,他批評中國向墨西哥出口用於製造芬太尼的化學前體。他還批評台灣防務開支過低,並將台灣和美國的關係比作一份“保險單”,要求台北支付更多費用來確保安全。他還呼籲中國增加對美投資,儘管他發佈了一項總統備忘錄(不同於行政命令),制定了廣泛的指導方針,禁止美國公司、投資者和美國軍工聯合體與“軍民融合”計劃相關的中國實體合作。該備忘錄還包括一項禁令,禁止中國實體“收購關鍵的美國企業和資產”。
對此,特朗普總統本人沒有發表任何言論,但最近其政府的高級成員開始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而且越來越明顯的是,中國正在成為特朗普第二屆政府的主要對手。
4月3日,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會見歐洲各國外長後,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在X(原推特)上表示,他已告知歐洲同僚:“事情並不複雜——中國威脅着我們的安全與繁榮。” 當然,魯比奧長期以來一直是國會中最了解中國問題的參議員之一,也是對華持最強烈批評意見的參議員之一。
作為魯比奧的同僚,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也開始闡明美國政府的對華立場。他最近訪問了位於檀香山的印太司令部總部,以及美國的盟友日本和菲律賓。訪問期間他明確指出:印太地區將成為美國國防部的重點地區;中國是其主要的“步步緊逼的挑戰”;阻止中國攻擊台灣將是重中之重。
不知是否巧合,赫格塞思訪問太平洋期間,一份長達九頁、標有“機密”字樣的美國國防部重要文件《臨時國防戰略指導》被泄露給了《華盛頓郵報》。根據該文件,國防部將“優先阻止中國奪取台灣,加強國土防禦”,並指出“中國是國防部唯一迫在眉睫的挑戰。阻止中國奪取台灣,同時保衛美國本土,是國防部唯一的應對方案”。據《華盛頓郵報》報道,該文件呼籲對台灣進行“拒止防禦”,包括採取各種積極措施加強美國在該地區軍事的存在。
其他數據也表明,特朗普第二屆政府將中國視為主要對手,包括美國國務院制裁了另外六名香港官員。出於國家安全考慮,特朗普政府在3月25日還將80家中國公司和組織添加進現有的“實體名單”,禁止這些公司和組織獲取美國技術。特朗普司法部也在3月份就網絡黑客問題對中國發佈起訴書。
綜合來看,特朗普政府近期的這些行動開始讓其對華態度及對華政策變得清晰。然而,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特朗普總統本人。總統與政府之間可能出現一場鬥爭,而國會共和黨人將夾在中間。迄今為止,共和黨控制的國會一直與特朗普總統步調一致,但在對華政策上,他們可能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