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策略

《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續簽

2024-12-26
陶文釗(Tao Wenzhao)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陶文釗.jpg

2024年12月13日,科技部發佈公告宣布,中美雙方決定修訂《中美科技合作協定》(Scence and Technology Agreement, STA),從2024年8月27日起有效期延長五年。在美國兩屆政府交接過渡的時候,中美兩國就續簽協定達成一致,這對中美關係平穩、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是一件好事。

1979年1月1日中美關係正常化。當年1月28日至2月5日,鄧小平副總理高調對美國進行歷史性訪問,實際上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開始了。那次訪問中,兩國簽訂了若干協定, 其中就包括《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和文化合作協定》。該協定由鄧小平副總理和卡特總統親自簽署,是中美關係中唯一由兩國領導人親自簽署的協定。

這是一個“傘式”協定,它規定了兩國政府之間科技合作與交流的宗旨和原則,支持開放的科學,鼓勵兩國的政府機構、大學和研究機構在農業、能源、衛生、環境、空間、地學、大氣和海洋科學、核安全、工程和科學技術的其他領域及其管理、教育、交流等方面進行合作,並提供方便。兩國成立科技合作委員會,每年輪流在對方開會一次。協定有效期五年,可以續簽。到去年8月,協定已經多次續簽,為推動兩國的科技合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因此這是中美關係中的一個基礎性文件,它提供了雙方合作的總體基礎和原則,而實際的合作領域、項目和細節,則由各技術機構自行簽署一系列附屬文件確定。在這個框架協定之下,兩國之間締結了眾多的機構間協定和具體的項目協定和附件。

 

本來,該協定去年就應續簽,卻拖了一年,主要是美國共和黨一些人的反對。美國眾議院中美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邁克·加拉格爾及其九名同事於2023年6月致函國務卿布林肯,反對與中國續簽協定,並危言聳聽地認為“中美兩國在協定框架下合作研究的成果可能日後被用於反對美國”,“中國繼續實行軍民融合……他們會尋求機會最大限度地把協定下的項目用于軍事目的來危害美國的主權”,甚至拿2003年初中國氣象氣球漂流到美國領空的例子說事。

但是,過去45年的實踐充分證明,這一協定大大推進了兩國的科技合作,雙方都是獲益者,因此許多科學家呼籲續簽協定。現在的中國比45年前強大多了,先進多了。兩國有關部門經過一再溝通和協商,終於同意修訂和延長中美科技協定,這對中美關係無疑是積極的。

 

應該說,在拜登政府任內,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打壓沒有放鬆,突出表現在半導體技術方面。美國出台了主要針對中國企業的《芯片法》,受到制裁的中國企業達130多家,而現在人工智能又成為新的領域。但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也反噬了美國企業的利益。從歷史上看,科學技術從來不是在閉關自守中發展起來的,而是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碰撞才能發展。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在科學技術領域同樣如此。現在雙方續簽的協定經過修改,範圍變窄了,所謂“增加了額外的保險措施,以盡量減少對美國國家安全的風險”。儘管如此,此時此刻能續簽仍然是件好事,它維護了兩國科技方面的聯繫和交流,是中美關係發展的一個積極因素,是應該歡迎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