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1月20日,DeepSeek在全球首次亮相。幾天後,作為美國反華態度最激烈、最尖銳人士之一的密蘇里州參議員喬什·霍利提出《美中人工智能能力脫鉤法案》( S.321 )。
簡而言之,霍利希望美國不要與中國的人工智能產生任何瓜葛,哪怕是DeepSeek,儘管它開源、不謀求盈利,並且可以在美國服務器上獨立使用,不必擔心被潛在對手挖掘數據。
霍利向所有與中國有關的東西發起挑戰,其實是損人不利己的做法。
美國科技界是全球的主導力量,其成功依賴於開放的交流、共享的知識,以及工程師、程序員、創新產品行業和個人用戶之間持續的跨境交流。
關注美國國家安全問題的布魯金斯學會的在線平台Lawfare對美國選擇與世界隔絕的做法發出警告。學者里特維克·古普塔和安德魯·雷迪對霍利提出的人工智能脫鉤法案感到震驚,他們認為:
“該法案死板的框架未能考慮軟件、硬件和人才供應鏈的全球化性質,而且這些因素是有利於希望開發人工智能技術的美國公司的。該法案最終將破壞新工具和方法的開源開發,並帶來重大的執法挑戰。總而言之,該法案目前的起草版本存在局限性,將阻礙美國人工智能的發展。”
DeepSeek推出後不到一個月,其母公司幻方科技發佈了另一款創新型AI產品Janus Pro。該產品已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的許可,可不受限制地用於商業用途。Janus Pro是“一種新的自回歸框架,統一了多模態理解和生成”,它通過文本到圖像的指令跟蹤功能進行圖像識別和生成。
薩姆·奧特曼是OpenAI的技術英雄,兩年前他發佈的ChatGPT測試版震驚了世界。如今,他已經從一個冷靜、輕鬆、無憂無慮的技術奇才變成一個敏感的技術小伙,他充滿酸葡萄心理,鼓吹民族主義,同時針對DeepSeek 發起一系列虛假投訴,指控其盜竊知識和不誠實。
公平地說,DeepSeek發佈的時間點讓奧特曼很尷尬,因為他剛剛成功說服美國政府,使之相信OpenAI不僅有世界上最好的人工智能,而且是最值得信賴的,對國家也是忠誠的。OpenAI由此成為唐納德·特朗普耗資5億美元的宏大計劃“星際之門”的代表——該計劃旨在利用美國的資金支持美國人工智能的發展。
意想不到的是,梁文鋒出現了。這一位溫文爾雅的理工宅憑藉與 ChatGPT實力相當且成本廉價的新型人工智能讓世界驚嘆。通過將位於杭州的幻方量化基金的利潤進行再投資,經過兩年摸索,他創造出一款與ChatGPT同樣出色但成本僅是前者零頭的人工智能,因此震驚了網絡世界。
由於梁文鋒迴避媒體採訪,加之最近的信息管制,包括禁止DeepSeek研發人員出國等,DeepSeek崛起的細節尚不明朗,但這款產品已經免費向全世界發佈,被各國程序員深入研究。它被廣泛認為是一款優秀產品。更值得注意的是,從各方面看它都不是政府孵化和培育出的,而是來自一家自籌資金的企業。
熱情、充滿理想主義、有創意且精通技術的梁先生很像美國昔日的後院發明家——一個自力更生的天才,出於樂趣搞東搞西,並不斷取得成功。
人工智能也許會——也許不會——成為數字福音傳道者宣稱的靈丹妙藥,但梁文峰的故事卻擁有令人愉悅的熟悉感。托馬斯·愛迪生、塞繆爾·莫爾斯、亨利·福特和史蒂夫·喬布斯等古怪發明家的崇拜者們都會欣賞他的故事。
DeepSeek引以為傲的,是它沒有等級制度的辦公室文化、團隊合作、天才工程師團隊、對數學的熱愛和令人驚嘆的創新。
該公司迄今為止的所有努力都明顯帶有理想主義氣息。梁文峰堅持認為,“中國要逐步成為貢獻者,而不是一直搭便車”。
DeepSeek的出色成就不斷惹來質疑。有人認為,這只能是大規模秘密採購 英偉達芯片(此舉違反了制裁措施)以及政府大力支持的結果。但是,迄今為止幾乎沒有證據能夠證實這一點。確實,許多研發成本是由梁文峰的幻方量化基金承擔,對此他從未否認。DeepSeek官網承認,600萬美元僅僅是該應用的訓練成本。即便如此,這也是一個巨大的突破,這源自於它卓越的編碼和巧妙的工程設計。
梁文峰打造出如此優秀的人工智能產品,但成本卻又那麼低,比薩姆·奧特曼那輛價值700萬美元的豪華跑車還便宜。這對硅谷的科技精英們來說是一個警告。
此外,開源模型的美妙之處在於,它可以被任何地方的人(無論是富人還是小企業)複製和改造。對於美國和世界各地缺乏硅谷巨頭那樣雄厚資金的開發者來說,這是一個福音。
比如,可以選擇利用DeepSeek AI。它擁有強大的功能、巧妙的算法和經濟性,並且可以通過在中國境外服務器上託管來擺脫中國的監控和影響。Perplexity和微軟利用了這種方式,並取得了顯著成功。
在當今高度緊張的政治氛圍里,技術民族主義和人工智能霸權論總是把人工智能競賽視為一場類似於新冷戰的零和遊戲。
DeepSeek出人意料的實力得到太平洋兩岸專業人士的認可,他們認為它與市場上同類模型的效果相當,甚至略勝一籌。這對美國和中國都有借鑒意義。
美國需要為有益和互利的對華交流敞開大門。如果必須實施保護主義政策,就應該仔細區分對美國經濟有害和無害的事情。不分青紅皂白地禁止中國留學生入境是愚蠢和殘忍的,對美國學術界有害。同理,禁止來自中國的優秀創意也不是好辦法。霍利參議員等反動政客下意識地關上所有交流的大門,這是意氣用事,且會適得其反。
中國應該更加開放地與美國分享知識、科學和技術,因為迄今為止,中國從美國慷慨的交流中獲益匪淺。中國有關部門也應該汲取伊索寓言里關於鵝和金蛋的古老智慧,讓公民做他們擅長的事情,且不受不必要的政府干預和干涉。
人工智能當然需要護欄,但民族主義是次要問題。專利在規範創新進程方面發揮着作用,主權國家需要在合理範圍內保護知識產權。但最終,用偉大的艾薩克·牛頓的話來說,所有技術和科學的進步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科學本身不受人為的國家觀念束縛,也不應如此。知識不是一座孤島,也從來不是一座孤島。
科學和工程是世界通用的語言,通過分享思想、技術、基於事實的發現和相互借鑒而變得更加豐富。阻礙人類知識進步的不僅是民族主義防火牆和孤立主義,還有拒絕承認他人優秀創意及傑出貢獻的頑固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