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簡體
|
繁體
熱點話題
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特朗普
貿易戰
南海問題
欄目
外交策略
經濟金融
軍事安全
能源環境
社會發展
文化歷史
熱點新聞
視頻
中美聚焦
話題: 聯合國
賈慶國(Jia Qingguo)
聯合國與國際秩序
從中國的角度看,未來的國際秩序將既有延續性,也有變化。至今為止,儘管存在缺陷,但現有國際秩序仍好於任何其他替代方案。現在是世界各國領導人認清這個事實,共同捍衛和完善這一秩序的時候了。
趙明昊(Zhao Minghao)
聯合國不應成為美國對華競爭的「角斗場」
中國對聯合國的貢獻是實實在在的。而聯合國正成為美國壓制中國的主戰場之一,這會進一步加劇國際體系的不穩定,造成《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空洞化」。
何亞非(He Yafei)
《聯合國憲章》的精神
《聯合國憲章》所代表的真正的多邊主義,是行之有效的世界秩序之基石,而有效的世界秩序會帶來和平與繁榮。只要面臨嚴峻挑戰的各國本着協作精神共同努力,前途就未必暗淡。
潘基文(Ban Ki-moon)
回歸多邊主義
75年來,為了促進和平、繁榮與人權,聯合國提供了一個不完美但卻是首屈一指的全球論壇,成為避免另一場世界大戰的防波堤。但新冠疫情卻讓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多邊機構面臨迄今為止最大的挑戰。
麗莉·哈澤爾(Lily Hartzell)
2020年生物多樣性大會是中國引領世界的機遇
隨着《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將於2020年再次召開,是時候對過去十年公約的效力進行反思了。作為明年的東道主,中國可以推動各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採取更有力的行動。
俞邃(Yu Sui)
特朗普的演說令人困惑
特朗普在聯合國大會的演講給人印象最深也令人最困惑的,莫過於對全球主義的否定和攻擊。
劉結一(Liu Jieyi)
大使隨筆:中國理念彰顯蓬勃生命力
第7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要求各方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改善全球經濟治理,尋求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共同之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理念再次轉化為國際共識,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防止網絡戰的規範性方法
制定一個全球性的網絡空間條約,目前在政治上是不可能的。對網絡戰進行規範性控制的更有效辦法,或許是確立一個禁忌,它不是針對武器,而是針對攻擊的目標。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中美分歧讓下任聯合國秘書長承壓
美方和中方最近在聯合國大會上的發言,顯示兩國在國內政治制度、全球政治中的相應角色與關係、爭端解決等方面都存在尖銳分歧。俄羅斯在美國反對的諸多問題上支持中國。這些分歧將不斷對國際局面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
吳祖榮(Wu Zurong)
反恐必須發揮中小國家作用
尊重伊拉克、敘利亞等主權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其政治進程和發展道路,是發揮這些國家反恐關鍵性作用的基本條件。外來反恐軍事行動只有得到這些主權國家政府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