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簡體
|
繁體
熱點話題
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特朗普
貿易戰
南海問題
欄目
外交策略
經濟金融
軍事安全
能源環境
社會發展
文化歷史
熱點新聞
視頻
中美聚焦
話題: 科技
李崢(Li Zheng)
從《奧本海默》看《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意義
當年推動《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人們面臨著與奧本海默類似的政治壓力。但協定產生的效果超出制定者預期,給中美科技發展均帶來了巨大而長久的動力。
魏尚進(Shang-Jin Wei)
數字人民幣將如何改變中國?
中國新的數字人民幣並不會幫助人民幣挑戰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其真正意義,在於它有可能改變中國科技巨頭與傳統銀行競爭的力量對比。
李崢(Li Zheng)
改變中美科技競爭的宿命論
中美科技競爭宿命論有可能讓中美科技冷戰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但由於存在某些變量,拜登政府時期的中美科技競爭也許能朝着積極的方向轉變。
李崢(Li Zheng)
特朗普政府阻斷中美人才環流將使美國創新倒退
特朗普政府阻斷中美人才環流的做法對美國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的傷害很可能在長時間後才有所顯現。這種保護主義措施違背歷史規律,必然無法起到預期效果,也給其他國家提供了與美國爭奪國際人才的機會。
李崢(Li Zheng)
科技民族主義和「數字斬首」讓中美科技矛盾更難化解
美國不僅開始接受科技民族主義的理念,並且將這種理念與美國在一些科技領域中的霸權相結合,形成「數字斬首」的政策工具。這種行為開創了一個危險的先例,推升了各國比照這一做法在科技領域推行保護主義措施的風險。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以開放和創新應對美國「脫鉤」
面對美國的打壓,中國有效的應對辦法就是繼續開放和創新。美國的打壓政策是暫時的、可以克服的,它會帶來一些困難,但也會帶來激勵。
魏尚進(Shang-Jin Wei)
替代特朗普微信禁令的更佳方案
正在與中國科技公司作戰的特朗普政府如今又把目光轉向中國主要社交媒體應用程序微信。然而,這種封殺說明美國再一次讓偏見凌駕於合理的決策之上,它讓美國付出的代價是可想而知的。
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
牛頓精神
在毀滅性的疫情期間,中國雄心勃勃的火星探索計劃追隨了牛頓在瘟疫期堅持進行科學探索的步伐。
李崢(Li Zheng)
展望下個十年的中美科技關係
目前不能確定十年後的中美科技關係是否會進入全面脫鉤狀態。中美科技競爭不僅是兩國之間的競爭,也將給全球帶來巨大影響。
李崢(Li Zheng)
如何緩解中美科技競爭的安全困境
中美貿易戰的降溫給兩國解決其他領域問題帶來了窗口期。兩國有可能化解科技競爭中的安全困境,讓競爭變得更加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