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簡體
|
繁體
熱點話題
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特朗普
貿易戰
南海問題
欄目
外交策略
經濟金融
軍事安全
能源環境
社會發展
文化歷史
熱點新聞
視頻
中美聚焦
話題: 朝鮮問題
王付東(Wang Fudong)
拜登執政後朝核問題仍有突破空間
從當前朝核問題的處境、有關各方的利益訴求和政策考量看,拜登執政後朝核問題仍存在突破空間。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中美應就朝鮮危機採取新行動
中美關係惡化的一個代價,就是助長了朝鮮在半島和平進程中的不妥協態度。如果中美想避免重蹈朝鮮戰爭覆轍,兩國就都應該採取敦促朝鮮遵守規矩的政策。
岳立(Yue Li)
朝韓緩和應是去核進程第二階段主要內容
目前形勢或許表明,是時候開始朝鮮半島去核化進程的第二階段了。這一進程應在保持前期成果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矛盾問題調整思路辦法,尋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契合點。
岳立(Yue Li)
朝鮮無核化:一個巴掌拍不響
無論是美國還是朝鮮方面,對朝核問題及相關談判都採取了追求「一勞永逸」的策略,然而分階段推進無核化才是唯一的選項。
崔磊(Cui Lei)
中國是在打朝鮮牌嗎?
習近平訪朝的主要意圖是進一步推動中朝關係改善,鼓勵朝鮮繼續無核化進程。而讓美國明白「去平壤需要途經北京」這個道理,不需要一次大張旗鼓的國事訪問。
樊吉社(Fan Jishe)
美朝河內峰會帶來一線希望
朝鮮和美國的第二次峰會提前結束,特朗普總統退出了會談。雖然雙方空手而歸,但它為未來可能的協議定下了積極的基調——只要雙方讓外交官有機會進行工作層面談判,而不是指望由峰會來解決一系列複雜問題。
崔立如(Cui Liru)
美朝第二次首腦會晤何以無果而終
特朗普在朝核問題上的決策,與其本人在國內政治地位的強弱有直接關係。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第二次特金會擱淺但談判尚未破裂
上周的特金談判提前結束,未能達成突破性協議。這一進程的利益攸關方不止美國和朝鮮,半島和平對韓國、中國和俄羅斯也有利害關係。
尹永寬(Yoon Young-kwan)
如何評判河內峰會
無論峰會的結果如何,現在都應該在更廣泛、更全面的框架內評估美朝外交結果。
裴敏欣(Minxin Pei)
在河內推銷夢想
為什麼越南河內被選作第二次特金會的地點?也許是因為特朗普和他的顧問們想向金正恩展示,越南這個曾經與美國兵戎相見的國家通過擁抱資本主義和與美國建立友好關係,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繁榮的經濟體。但是,聰明地選擇地點並不足以達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