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簡體
|
繁體
熱點話題
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特朗普
貿易戰
南海問題
欄目
外交策略
經濟金融
軍事安全
能源環境
社會發展
文化歷史
熱點新聞
視頻
中美聚焦
話題: 拜登
王震(Wang Zhen)
拜登中東之行何以未達預期?
儘管拜登訪問中東說明其外交趨於務實,但所引起的批評和爭議卻遠遠超出預料。美國迫使盟友「選邊站」的做法很可能適得其反。
李紹先(Li Shaoxian)
拜登首訪中東收穫平平
拜登這次中東行被「賦予太多的任務」,大大超出美國現有的影響和能力,因而註定是不會成功的。
韓立群(Han Liqun)
如何看拜登的印太經濟框架
自從特朗普退出TPP並提出印太概念後,美國似乎就與傳統的亞太經濟合作軌道脫離了。這次拜登提出印太經濟框架主要目的是解決政治問題,而不是真的為了促進地區經濟合作。
沈雅梅(Shen Yamei)
美國對阿富汗\"大撤退\"的反思缺乏自省
阿富汗戰爭本應激發深層次的戰略思考,僅聚焦戰術錯誤,只會讓美國一次又一次錯過吸取教訓並調整改變的機會。
張茉楠(Zhang Monan)
拜登遏華政策將比特朗普走得更遠
中美經貿對話的重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關係回暖,反而是美國既不想完全放棄對華經濟利益,更要騰出手來強化對華戰略制衡的策略選擇。拜登政府的對華遏制政策將比特朗普政府走得更遠。
孫成昊(Sun Chenghao)
拜登訪歐不會改變歐洲「戰略自主」決心
拜登時代的跨大西洋關係較特朗普時代大為改善,歐盟亦主動在重要議程上謀求與美國協調政策。但歐洲清楚「美國優先」隨時可能捲土重來,為此歐洲將從增強自身實力出發,在中美競爭背景下探索一條既能穩定跨大西洋關係又能謀求戰略自主的道路。
李岩(Li Yan)
拜登執政的深層挑戰正在顯現
拜登執政開局總體平穩並有所建樹,在外交布局中,中國因素成為其政策推進的重要牽引力。但美國政治社會中的深層矛盾將極大制約拜登任內的施政成效。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中國經濟、全球復蘇和美國的貿易戰
中國第一季度創紀錄的表現將擴大其增長勢頭,並支撐全球經濟前景。但新的貿易戰有可能再次破壞全球復蘇。
陳子楠(Chen Zinan)
牛軛礁事件折射拜登政府插足南海新路數
美國等域外國家圍繞牛軛礁事件的言行,折射出拜登政府干預南海事務的一些新路數。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邏輯
通過堅持強調民主價值觀和聯盟的立場,拜登政府使其對華政策明朗化。與上屆政府不同的是,拜登已經認識到必須通過國內投資來保持對中國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