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簡體
|
繁體
熱點話題
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特朗普
貿易戰
南海問題
欄目
外交策略
經濟金融
軍事安全
能源環境
社會發展
文化歷史
熱點新聞
視頻
中美聚焦
話題: 對華政策
曹延中(Cao Yanzhong)
對亞太安全穩定與和平發展問題的思考
拜登政府所謂合作、競爭、對抗的三對策已經淪為以對抗為主軸的對華政策。美國利用亞太地區國家服務自身戰略的意圖已是路人皆知。
孫成昊(Sun Chenghao)
新版《國家安全戰略》折射拜登政府戰略「三觀」
新報告中所折射出的威脅感知與力求必勝的競贏策略,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美國的戰略焦慮。究其本質,儘管報告增加了針對全球合作的篇幅和內容,但拜登政府在對華戰略競爭問題上的認知並未超越特朗普,正愈發將雙邊關係的光譜向競爭推移。
董春嶺(Dong Chunling)
美國戰略界的對華政策反思及啟示
近來,美國戰略界出現不少反思美國對華政策的理性聲音,與美國今年以來經歷的三場危機相關,對下個階段的中美關係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
崔立如(Cui Liru)
美國對華政策的危險失衡狀態
霸權現實主義思維決定了美國對華戰略競爭的基本架構。當下,中美之間的政治互信已降至建交以來最低點,台灣問題成為最危險的爆炸點。為此,風險管控需提到最重要的位置。
王震(Wang Zhen)
拜登對華政策仍未走出困境
拜登政府不僅在扭轉對華政治生態、輿論環境上無所作為,在糾正特朗普對華「惡政」方面也乏善可陳。拜登政府改善對華政策的窗口期正在快速消失。
李良東(Li Liangdong)
解讀布林肯對華政策講話
布林肯講話既是對拜登政府上台以來對華政策與行動的總結,也是在修葺辭藻後更成熟、更立體、更聰明、更具進攻性的行動綱領。但提供長遠化解分歧與矛盾的方案,才是有遠見和智慧的政治家所應承擔的角色。
董春嶺(Dong Chunling)
從布林肯演講看美國對華政策之變
布林肯的演講標誌着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定型。形成新冷戰的基本要素均不同程度地體現在這篇演講中。
陳積敏(Chen Jimin)
拜登政府對華政策框架的演化與特點
拜登政府對華政策更注重基礎性、持久性、系統性和危機管控,雖然與特朗普政府相比顯得更加理性溫和,但其政策實踐與政策宣示之間的矛盾與差距也更為突出。
沈丁立(Shen Dingli)
解讀拜登訪亞
拜登訪亞的要點有三條。第一,分別拉攏韓日兩國。第二,給印太戰略增溫。第三,擇機再度宣示美軍將「介入」對台灣的保衛。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拜登政府對華政策出台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上周發表了有關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演講。雖然他列出了一長串中美政策問題,但政府現在必須積極制定一項綜合戰略,以應對北京方面持續不斷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