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簡體
|
繁體
熱點話題
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特朗普
貿易戰
南海問題
欄目
外交策略
經濟金融
軍事安全
能源環境
社會發展
文化歷史
熱點新聞
視頻
中美聚焦
話題: 國家安全
吳正龍(Wu Zhenglong)
美國對華政策轉型基本完成
拜登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充分披露了美國對華政策的目的、措施、路徑和時間表。
賀文萍(He Wenping)
中國國家安全兩大基石——和平發展與能力建設
「和平發展」以及確保實現這一目標的軍事「能力建設」構成了中國國家安全的兩大基石。
孫成昊(Sun Chenghao)
新版《國家安全戰略》折射拜登政府戰略「三觀」
新報告中所折射出的威脅感知與力求必勝的競贏策略,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美國的戰略焦慮。究其本質,儘管報告增加了針對全球合作的篇幅和內容,但拜登政府在對華戰略競爭問題上的認知並未超越特朗普,正愈發將雙邊關係的光譜向競爭推移。
張雲(Zhang Yun)
邦交正常化精神與新時代中日安全關係
管控中日安全關係風險成為當前最緊要的問題。在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際,我們需認真思考應以一種什麼樣的精神來構建契合新世代的中日安全關係。
韓立群(Han Liqun)
烏克蘭危機與三種安全觀的碰撞
烏克蘭危機既是一場地緣政治危機,更是美俄歐三種迥異安全觀的碰撞。
陳積敏(Chen Jimin)
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的認知與走向
俄羅斯認為,當今世界處於大變革時期,主要特點是西方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式微以及新力量中心的崛起,多極化趨勢更加突出,大國戰略博弈更趨激烈,全球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但世界總體和平的態勢有望維持。
陳積敏(Chen Jimin)
拜登政府國家安全戰略輪廓初現
與特朗普時期相比,拜登政府國家安全戰略更聚焦,且更具意識形態色彩。它將捍衛美國實力基礎、促進有利的國際權力分配、維持穩定開放的國際體系作為核心國家利益,做法是實行「有邊界的國際主義」,保持與世界接觸並適當收縮戰略目標,同時鼓勵盟友與夥伴分擔責任。
馬世琨(Ma Shikun)
美國「過度安全化」使中美關係受傷
「過度安全化」令美國作繭自縛,既加害中國,也自損其身。
埃里克·哈維特(Eric Harwit)
TikTok和微信在美國的前景
特朗普應對中國影響力的強硬立場,使熱門應用TikTok和微信在他任期最後一年成為被攻擊的目標,而他的前任也有在美國阻撓中國科技公司的歷史。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另一種全球權力轉移
世界正越來越沉迷於中美之間的權力爭鬥。但是,由技術驅動的、從國家向跨國行為體和全球力量的權力轉移讓全球事務有了一種新鮮而陌生的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