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簡體
|
繁體
熱點話題
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特朗普
貿易戰
南海問題
欄目
外交策略
經濟金融
軍事安全
能源環境
社會發展
文化歷史
熱點新聞
視頻
中美聚焦
話題: 冷戰
朱鋒(Zhu Feng)
百年變局下的大國關係
在今天的世界政治中,大國關係又走到了何去何從的歷史十字路口。中國崛起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不僅是1978年以來未有的,更是1949年以來未曾有過的。
吳白乙(Wu Baiyi)
世界形成兩大陣營了嗎?
世界不會回到冷戰的歷史當中去。中國不致於再次踏入「新冷戰」濁流。
安剛(An Gang)
兩個北京奧運之間的中美關係
美國對北京冬奧的抵觸反映了自信的瓦解和對中國國家發展路徑的不再認同,這期間的變化歸根結底是審視中國崛起的心態之變和應對中國崛起的方向轉折。
張雲(Zhang Yun)
美國的冷戰認知與中美關係的未來
「中美新冷戰」論源於美國是冷戰的絕對勝利者這一錯誤認知。中美關係的未來取決於美方這一認知的轉變。
宿景祥(Su Jingxiang)
冷靜審視當前中美關係
美國遏制中國是一項長期戰略,目前尚在初始階段,預計今後一個時期會進一步深化拓展。美國面臨的危機主要來自國內,它需要中國作為主要戰略對手,重新進行一次冷戰,以重振國家精神。
肖斌(Xiao Bin)
中俄美互動:重建國際體系?
若現存的國際體系不能協調中國、俄羅斯的戰略利益,那麼尋求體系均勢將是中國、俄羅斯的選擇,國際格局則可能形成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
閻學通(Yan Xuetong)
避免戰爭,但非常不安
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不應被定義為新冷戰,而應是不安的和平。戰爭不太可能發生,但在未來的10年里兩國將極其恐懼對方。
趙明昊(Zhao Minghao)
中國想要什麼樣的國際秩序?
「民主原教旨主義」解決不了各國面臨的發展挑戰,只會帶來更深的誤解與對抗。
張雲(Zhang Yun)
中國為什麼會「挨罵」?
大國在崛起進程中「挨罵」是不可避免的,而中國「挨罵」的背後還隱含着西方人為製造「敵我認同」和「善惡認知」的冷戰邏輯。在減少外部世界的錯誤認知方面,中國仍有不少主動作為的空間。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大選結束後美國將不得不處理對華關係問題
拜登當選後中美關係將如何發展?最起碼共和黨和民主黨都必須認定,與中國進行新冷戰不是一個選項,合作仍然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