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簡體
|
繁體
熱點話題
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特朗普
貿易戰
南海問題
欄目
外交策略
經濟金融
軍事安全
能源環境
社會發展
文化歷史
熱點新聞
視頻
中美聚焦
話題: 全球變暖
魏尚進(Shang-Jin Wei)
如何守住氣候變化承諾
隨着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獲勝,以及中國、日本、歐盟和其他國家最近做出碳中和承諾,現在該是言行一致的時候了。也就是說我們不要再相互指責,而應當致力於制定統一的碳關稅與碳稅制度,讓全球的排放成本上升。
徐賽蘭(Sara Hsu)
中國反對歐洲碳邊境稅,而非反對氣候變化措施
世界需要針對抗擊氣候變化出台一個強有力的多邊解決方案,中國對這一努力的支持至關重要。
麗莉·哈澤爾(Lily Hartzell)
中國在全球綠色金融發展中處於領先地位
華盛頓在「綠色新政」上陷入困境之時,中國已經站在綠色金融前沿許多年。即便如此,中國的綠色金融工作仍面臨關鍵性問題,包括它對「清潔煤」的使用,以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投資。
麗莉·哈澤爾(Lily Hartzell)
中國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改變氣候戰略
中國已經從一個立場頑固的全球氣候談判參與者,轉變成世界舞台上的氣候承諾支持者。儘管美國的氣候政策有反全球化傾向,但中國和世界仍在認真應對全球變暖問題。
伊麗莎白·穆勒(Elizabeth Muller)
用經濟方法推動環境進步
控制全球變暖的進步,主要來自於經濟驅動下的能源進步。美國實現其京都議定書目標,是因為頁岩氣革命減少了煤的使用,代之更清潔的天然氣。特朗普的領導也許有助於中國學習美國的頁岩氣革命,推動中國把它的生產向來自美國的小創新者開放。
傅瑞珍(Carla Freeman)
氣候行動挑戰和美中雙邊合作的重要性
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摩擦或許正在升級,但若兩國開展合作則將取得顯著成果,《巴黎協定》正是可以證明這一點的有力例證。在美國的氣候政治語境下,與中國的合作或許很難說服那些原本就否認氣候變化存在的氣候政策反對者。但是,兩國間的合作加上《巴黎協定》的簽署已經讓行業領袖認識到,若想保持競爭力必須向低碳經濟轉型。
馬修·D·約翰遜(Matthew D. Johnson)
巴黎協定生效後的環保技術競爭與合作
馬修·約翰遜探討了巴黎協定生效後的環境與政治影響,認為美國和中國批准巴黎協定是這兩個環境大國之間越來越難得一見的檯面上的合作,而有待觀察的是兩國如何分配在經濟與全球規則制定方面的領導權。